首页> 中文学位 >氮磷钾配比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h】

氮磷钾配比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马铃薯国内外产量、品质发展现状

1.2.1 国外马铃薯概况

1.2.2 我国马铃薯概况

1.3 保持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措施

1.3.1 遗传背景对马铃薯产量、品质的意义及影响

1.4 “3414”肥料试验在作物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品种

2.1.2 供试肥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2.4.2 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马铃薯主要品质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肥对马铃薯地上营养器官性状的影响

3.1.1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株高的影响

3.1.2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主茎数的影响

3.1.3 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品种茎粗的影响

3.2 施肥对马铃薯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1 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

3.2.2 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施氮量的相关性

3.2.3 施肥对不同生育时期马铃薯品种叶片中SPAD值的影响

3.3 施肥对马铃薯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3.3.1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平均单薯重的影响

3.3.2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的单株薯数的影响

3.3.3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的商品薯率的影响

3.3.4 施肥对马铃薯品种的产量的影响

3.4 肥料对马铃薯品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3.4.1 施肥对不同马铃薯品种比重的分析

3.4.2 施肥对不同马铃薯品种还原糖含量的分析

3.4.3 施肥对不同马铃薯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分析

3.4.4 施肥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

4 讨论

4.1 施肥对马铃薯地上营养器官性状的影响

4.2 施肥对马铃薯叶绿素的影响

4.3 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4.4 施肥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4.5 基因型对马铃薯各个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平衡施肥是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重要手段。本试验采用“3414”肥料设计对东农308、东农310、东农311三个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旨在通过不同肥料配比对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理指标、产量、品质的影响效应,建立最优产量与品质方程,同时通过不同品种间差异比较,为培育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如下: 1.氮、磷、钾对于马铃薯不同品种株高、主茎粗的影响不同。东农308、东农311株高与施肥量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东农310主茎粗与施肥量存在显著回归关系。主茎数因施肥量不同存在差异,但回归关系不显著。 2.马铃薯品种间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不同,并且叶绿素总含量与SPAD值极显著正相关。施氮量与叶绿素总量、SPAD值显著正相关, 3.马铃薯品种间单个薯重、块茎数、商品薯率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钾的增加,单株薯数增多,并且氮磷钾对马铃薯单株薯数的影响顺序不同,其中对东农308表现为N>P>K,东农311与东农310表现为P>N>K。氮磷钾对东农308的商品薯率的影响顺序为N>P>K,对东农310和东农311的影响顺序为P>N>K。 4.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在基因型上存在差异,即东农311>东农310>东农308。肥料对其影响表现为东农311获得得产量在1509~2511 kg/667 m2之间,平均产量为2019kg/667 m2,通过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43.8586+4.8492N+4.0192P+5.9447K-0.0709N2-0.1638P2-1583K2+0.4643NP+0.6375NK-0.9734PK 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为N12.45kg/667 m2,P6.89kg/m2,K7.5kg/m2,各因素对产量影响K>N>P。通过对拟合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显著性检验,达到显著水平的肥料效应函数。东农310获得产量在1323~1667kg/667 m2之间,平均产量为1456kg/667 m2;东农308获得产量在715 kg~1209/667 m2之间,平均产量为847kg/667 m2,这两个品种所建立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5.施肥量对马铃薯比重的影响存在基因型上的差异。高淀粉品种东农310、东农308规律相似,它们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0768-0.00246N+0.00123P+0.00409K-0.00007N2+0.0000363P2-0.00043K2+0.000077NP+0.00041NK-0.00045PK Y=1.0811-0.00048N+0.000143P+0.00306K-0.00003N2-0.00002P2-0.000051K2-0.00008NP-0.000078NK-0.000074PK 对比重影响最大的是钾,其次是氮,最后为磷。而氮、磷、钾肥与东农311回归关系不显著。 6.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肥料之间的回归关系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7.东农310、东农31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肥料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回归关系。东农308建立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 Y=11.49022+0.4376N-0.30427P-1.33879K-0.02156N2+0.030285P2-0.092258K2-0.04915NP+0.015227NK-0.067925PK 达到显著水平,各因子对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大小顺序为K>N>P,交互作用大小的顺序为PK>NP>NK。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