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相关关系分析
【6h】

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及相关关系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乡村人口分布变化研究进展

1.4.2 耕地

1.4.3 二者关系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人口概况

2.1.4 耕地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自相关

2.2.2 全局空间自相关

2.2.3 局部空间自相关

2.2.4 人口分布重心

2.2.5 人口耕地压力指数

2.2.6 耕地变动强度指数

2.2.7 耕地动态度指数

3 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和现状特点

3.1 乡村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3.2 乡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3.3 乡村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

3.3.1 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3.3.2 东北地区乡村人口重心的时空轨迹

3.3.3 东北三省乡村人口变化的空间自相关

4 东北地区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

4.1 不同时期耕地现状分析

4.1.1 1990年耕地现状分析

4.1.2 2000年耕地现状分析

4.1.3 2010年耕地现状分析

4.2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变化分析

4.2.1 耕地变动强度对比分析

4.2.2 耕地动态度差异分析

4.3 耕地资源类型变化

4.4 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4.5 东北地区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

5 东北地区乡村人口与耕地分布变化的相关关系

5.1 乡村人口变化和耕地分布的相关关系

5.2 耕地变化与乡村人口分布的相关关系

5.3 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

6 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

6.1 城镇化因素

6.2 乡村和农业的作用力

6.3 政策因素

6.3.1 计划生育政策

6.3.2 耕地保护制度

6.3.3 东北振兴政策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观点

7.2 对策建议

7.2.1 对耕地资源较丰富区域的对策建议

7.2.2 对耕地资源较少区域的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口和耕地的分布格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东北地区开始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旨在国家为重振东北地区经济提出的战略措施。东北地区也已进入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持续减少,而同期东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却呈增加变化的趋势。在东北地区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人口的变化和耕地的变化趋势理应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乡村人口和耕地分布也应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本文在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方法对乡村人口和耕地分布变化及相关关系展开理论和实证的多视角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乡村人口和耕地总量及变动态势、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为将来东北地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落实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最后,综合以上分析和研究,将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相关关系进行阐述。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本文以人地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阐述了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的相关关系。主要观点如下:
  (1)1990-2010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变化均发生了变化,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在总量上呈现持续减少变化的趋势,而耕地总量却呈现增加变化的趋势。
  (2)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口呈减少变化趋势且存在地域差异,1990-2010年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数量在大幅度减少,其中辽宁省的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最大,吉林省次之,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最小。其次,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得知,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年龄结构走向老龄化,而劳动年龄的乡村人口减少更加重了老龄化。通过对比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得知东北地区大部分市县的乡村人口均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2个持续增加的地区均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余的市县呈现不稳定性,其中有14的增加的市县,13个分布在黑龙江,1个分布在吉林省。辽宁省各市县的乡村人口均减少。通过计算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分布重心可知,1990年到2010年的乡村人口重心向东移动了84.19km,向北移动了228.49km,呈现主要向北移动趋势,重心最终落在了吉林省的德惠市。乡村人口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20年来,乡村人口呈现空间集聚的特征,且到2000年集聚性增加,到2010年集聚程度变化不明显。“热点”和“冷点”地区均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区,低高区域主要分布在“热点”地区周围。
  (3)1990-2010年,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三省耕地面积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变化趋势,根据耕地变动强度和耕地动态度对比分析,吉林省的耕地变化强度和耕地动态度最大,其次是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研究东北地区耕地类型的变化分析,其中东北地区总体水田增加幅度大于旱地增加幅度。通过Arcgis软件对耕地分布进行研究,东北地区耕地较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两大平原、吉林省的长吉经济发达区和辽宁省的辽西经济发达区。而耕地较稀疏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吉林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和辽宁省的辽南地区。最后分析了东北地区耕地分布的空间变化,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资源较丰富的区域,而耕地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耕地呈现减少的趋势。
  (4)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变化与耕地分布、耕地变化与乡村人口分布均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通过计算人口耕地压力指数,可以得知,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减少,这表明,整体上单位耕地面积承载的乡村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占有的耕地资源有所增加。人口耕地压力指数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密集区域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单位耕地面积的乡村人口密集区域与乡村人口减少幅度大的区域基本吻合。
  (5)城镇化发展、乡村和农业的作用力和国家相关政策因素是影响东北地区乡村人口和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其中城镇化发展是影响二者变化的驱动因素之一,乡村和农业的作用力是影响乡村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国家相关政策与二者变化直接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