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典型黑土坡面氮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6h】

东北典型黑土坡面氮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方法研究进展

1.2.2 土壤氮的时空异质性研究进展

1.2.3 黑土区土壤氮的时空异质性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研究方法

2.2.2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2.2.3 作物生育期内生物性状观测方法

2.2.4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作物生长季速效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1 作物生长季速效氮时空分布的经典统计学分析

3.1.2 作物生长季速效氮时空分布地统计学分析

3.1.3 基于地统计学的作物生长期土壤氮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2 冻融前后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1 冻融前后氮时空分布经典统计学分析

3.2.2 冻融前后氮素时空分布地统计学分析

3.2.3 基于地统计学的冻融前后土壤氮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4 讨论

4.1 作物生长季土壤中N的时空分布

4.1.1 作物生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中氮的影响

4.1.2 作物生长期不同坡位中土壤N的变化

4.2 冻融前后土壤中N的时空分布

4.2.1 冻融前后土壤中N的动态变化

4.2.2 冻融前后土壤N的空间变化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由于近百年来的不合理耕作,土壤侵蚀十分严重,加之在不同季节土壤水、热变化的驱动作用下,以及不同农业管理方式的影响下,致使土壤氮(N)的时空分布异常复杂,给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带来了困难。农田土壤氮(N)的高度异质性易导致N肥施用过量或不足,其结果是:(1)氮(N)肥施用过量加重环境污染;(2)氮(N)肥施用不足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过去关于土壤N异质性的研究多关注秋季大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而关于作物生长期氮(N)的时空分异规律报道较少,而此阶段土壤氮(N)时空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过程和最终产量。黑土带位于我国东北部高纬度地区,每年“秋-冬”和“冬-春”交替存在较长时间的冻结和融冻现象(冻结和融冻累积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冻融改变了区域土壤结构、土壤侵蚀、氮(N)素转化和运移,进而改变冻融前后土壤氮(N)空间分布特征。又因为精准施肥多以秋季或春季土壤氮(N)空间分布格局为依据来调整施肥量,忽视了秋季和次年春季土壤养分调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增加了精准施肥的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兼顾作物生长期和冻融前后土壤N时空异质性变化,系统地阐明黑土农田坡面尺度全年土壤N时空分异规律和主要驱动机制,旨在为农田土壤中氮(N)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试验在“东北农业大学向阳试验基地”进行,基地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中部地带。实验以黑土典型坡面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系统定位观测,研究了作物生长季和冻融前后玉米连作秸秆还田(CC+)、玉米连作秸秆不还田(CC-)、玉米-大豆轮作秸秆还田(CSR+)和玉米大豆轮作秸秆不还田(CSR-)处理条件下,连续坡位(坡顶、坡肩、坡背、坡脚和坡趾)土壤中氮(N)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其中作物生长季采用网格采样法采集耕层土壤,测定土壤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速效氮(AN,NH4+-N+NO3--N);同时测定了相关的土壤理化指标和作物生长性状指标。冻融前采用透气、防降水、防侵蚀的装置遮盖不同坡位,简称“覆膜”;冻融前后采用网格法分层(0-5 cm、5-10 cm、10-20 cm)采集覆膜土壤和未覆膜土壤,测定全氮(TN)和碱解氮(AHN)。结合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作物生长季和冻融前后不同耕作处理下、不同坡位土壤中氮(N)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土壤理化因子、作物生长特征因子等系统地分析土壤N时空分布的主要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作物生长季节内土壤氮(N)时空格局变化和主要驱动机制: (1)作物生长季节,苗期土壤铵态氮(NH4+-N)含量处于10.47~22.01 mg kg-1之间,生长期处于20.34~24.58 mg kg-1之间,成熟期含量处于23.04~27.26 mg kg-1之间;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硝态氮(NO3--N)含量在苗期处于6.07~16.84 mg kg-1之间,生长期处于4.93~20.94 mg kg-1之间,成熟期处于10.97~22.85 mg kg-1之间。 (2)作物生长期,轮作处理(CSR)土壤中速效氮(AN)的含量低于连作(CC)处理土壤中的含量(低于3.6%);秸秆还田导致微生物与作物争肥,故作物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中速效氮(AN)含量低于无秸秆还田处理。 (3)受到地形、降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坡耕地土壤速效氮(AN)的含量在坡顶(18.57~63.70 mg kg-1)和坡底(16.17~71.75 mg kg-1)位置较高,坡背(16.12~44.08mg kg-1)位置含量相对较低。 (4)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内,土壤氮(N)受到结构因子(降水、气温、侵蚀和作物生长过程)和随机因子(施肥、除草等)共同影响,不同处理间土壤中速效氮(AN)的动态变化规律相近,但年际间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5)作物生长期,轮作处理(CSR)种植大豆时土壤速效氮(AN)少于种植玉米(少了5.2%),轮作处理种植玉米时则土壤速效氮(AN)含量高于玉米连作,秸秆还田(CC+和CSR+)降低了土壤速效氮(AN)的含量。 (6)苗期不施肥时速效氮(AN)主要受硝态氮(NO3--N)的影响;苗期施氮(N)肥时,速效氮(AN)与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变化规律相近,受两者共同影响。不施用氮(N)追肥时,秋季速效氮(AN)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铵态氮(NH4+-N)含量决定;施用N追肥时,秋季速效氮(AN)的空间分布主要由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共同决定。 冻融过程中土壤中氮(N)时空格局变化和主要驱动机制: (1)冻融前全氮(TN)含量处于0.65~2.39 g kg-1之间,冻融后膜覆盖下全氮(TN)含量处于0.66~1.30 g kg-1,高于无覆盖处理下全氮(TN)含量(0.57~0.86 g kg-1);土壤碱解氮(AHN)冻融前含量处于80.3~239.4 mg kg-1之间,冻融后处于91.9~181.5 mg kg-1之间,膜覆盖下碱解氮(AHN)处于63.8~354.7 mg kg-1之间。 (2)冻融后,所有处理覆膜和不覆膜,不考虑坡位的影响,土壤全氮(TN)含量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受水分变化的影响,坡顶和坡底靠近表层土壤碱解氮(AHN)的含量相对较高(8.5-35.21%)。 (3)冻融后,所有处理不覆膜,坡背土壤N含量最低(TN:0.42~0.77 g kg-1; AHN:44.33~121.33 mg kg-1),坡顶(TN:0.68~1.70 g kg-1; AHN:67.67-191.33 mg kg-1)和坡底(TN:0.34~0.97 g kg-1; AHN:70.00~298.67 mg kg-1)略高。 (4)受秸秆还田方式影响,无覆膜条件下,2015年秋-2016年春土壤碱解氮(AHN)在各土层中均呈显著性下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秋-2017年春土壤坡中位置碱解氮(AHN)呈现上升的趋势。 (5)受侵蚀,以及蒸发和冻融作用下水势变化驱动作用的影响,膜覆盖处理下,土层中全氮(TN)通常比无膜覆盖土层中全氮(TN)的含量高(高了20.7%)。受多因素的作用,膜覆盖处理和无膜覆盖处理在不同年季间碱解氮(AHN)变化不一致,其中2015年-2016年冻融结束相同土层碱解氮(AHN)的含量比无膜覆盖处理碱解氮(AHN)含量高,而2016年-2017年冻融结束覆膜土壤碱解氮(AHN)低于无覆膜土壤碱解氮(AHN),且均低于冻融前土壤中碱解氮(AHN)含量。

著录项

  • 作者

    黄静;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生态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少良;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东北; 典型; 黑土; 坡面; 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