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然杨桦中壮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
【6h】

天然杨桦中壮林综合经营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次生林经营概述

1.1.1 次生林概念与特点

1.1.2 次生林经营历史回顾

1.1.3 次生林经营指导思想及任务

1.1.4 次生林的经营原则

1.2 杨桦次生林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1.2.1 杨桦次生林抚育间伐技术研究进展

1.2.2 杨桦次生林综合动态经营技术研究进展

1.2.3 杨桦林集约经营研究进展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区自然资源概况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区自然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平空间间伐调节功能效应的研究

4.1.1 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

4.1.2 间伐对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

4.1.3 杨桦林分经营密度管理图的绘制与应用

4.2 垂直空间超前人工更新效应研究

4.2.1 林冠下人工更新的生长效应及优越性

4.2.2 间伐强度与更新苗木生长效应的研究

4.2.3 林冠下超前更新二次间伐效应分析

4.2.4 林冠下超前人工更新的几个技术因子选择

4.3 林地集约化综合经营的效应研究

4.3.1 林地集约化经营对林分蓄积增长效应

4.3.2 林地集约化经营对更新苗木的影响

4.4 动态经营过程中时间范畴的确立

4.5 杨桦中壮林动态经营体系的建立及经营模式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声明

展开▼

摘要

杨桦林是黑龙江省东部山区主要的次生林类型。杨桦次生中壮林普遍存在单位面积产量低、立木分布不均、林地利用率极低导致的林分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本研究将现有杨桦中壮林看成整个森林演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按其进展演替趋向(地带性顶极——阔叶红松林),充分利用现阶段的三维空间(水平、垂直、时间),融森林人工超前人工更新、森林经营于一体,在水平空间调节林分密度,改善立木的生长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在垂直空间超前人工更新,改单纯林分为针阔混交林,加速进展演替;在时间上,把林分看成动态生物群落,在间伐期内,定向利用间伐木,且人工更新苗木随时间逐步更替单层林分,最终形成高生产力结构的针阔混交林。
  该研究应用“三维空间”经营理念,综合“交替优势”等理论和“更新抚育伐”、综合定向经营技术,使现有杨桦中壮林单位面积蓄积的增长量由3.7m3/hm2·a增加到8.6m3/hm2·a,林分生长率4.2%提高到8.9%。通过人工超前更新优化了林分结构,提高了林分质量,缩短了两代林接续时间。在林分经营不同间隔期内,实施定向培育的综合措施,使林分在动态体系中逐渐形成较高生产力结构的群落。
  该研究在杨桦林间伐中和林下更新苗木的营造中,灵活应用经营密度管理图,定量确定间伐强度和更新数量。研究结果对杨桦中壮林乃至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周冬跃;

  •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学科 林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庆成,才志行;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792.150.6;
  • 关键词

    杨桦林; 经营管理; 林分密度; 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