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河林业局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6h】

白河林业局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生长模型的分类与概述

1.2.1 全林分模型

1.2.2 径阶分布模型

1.2.3 单木模型

1.3 研究地区概况

1.3.1 自然地理条件

1.3.2 气候

1.3.3 土壤

1.3.4 森林动植物

1.3.5 森林类型

1.3.6 森林资源状况

1.3.7 社会经济状况

2 数据的来源和整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整理

2.2.1 标准地材积计算

2.2.2 标准地各调查因子统计

3 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

3.1 地位级指数

3.1.1 研究资料

3.1.2 地位级指数导向曲线

3.1.3 地位级指数(SCI)

3.2 树冠竞争因子(CCF)

3.2.1 疏开木冠幅方程

3.2.2 树冠竞争指数(CCF)的计算

3.3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3.3.1 平均直径生长预估模型

3.3.2 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

3.3.3 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

3.3.4 CCF动态预测模型

3.3.5 郁闭度预估模型

3.3.6 蓄积枯损率

4 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检验和应用

4.1 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检验

4.1.1 检验数据

4.1.2 检验指标

4.1.3 模型预估效果检验

4.2 林分生长预估模型的应用

4.2.1 现实林分调查因子的估计

4.2.2 未来林分调查因子的估计

4.3 白河林业局森林蓄积预测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了预测天然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中无干扰小班的林分各测树因子,本研究以长白山地区白河林业局天然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987年调查的189块省级固定样地以及1990年、2000年森林经理调查中的1742块固定样地资料,对天然林林分11个优势树种(组)的主要调查因子的生长变化规律加以研究,建立天然林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
  本文利用地位级指数(SCI)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天然林区林分立地质量,并选用树冠竞争因子(CCF)作为天然异龄混交林的林分密度测度,来反映天然林分中林木之间的竞争水平。本研究以Schumacher生长曲线为基本模型形式建立了天然林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模型中主要以年龄(t)、立地质量指标(SCI)和林分密度指标(CCF)作为自变量,采用再参数化的方法建立了林分平均直径生长预估模型、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CCF动态预估模型和郁闭度预估模型,并计算了蓄积枯损率。本研究所建立的白河林业局天然林全林分模型系统可预估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某一年龄(t)时的各林分平均直径、平均树高,林分每公顷株数、林分断面积、林分蓄积、枯损量、郁闭度,以及某一间隔期内这些调查因子的生长量。
  采用1990年和2000年两次森林经理调查中的435块天然林复位样地数据,对所建的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林分生长模型预测该地区天然林主要调查因子时,平均相对误差在±4%以内,小于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除每公顷株数之外其他因子均小于±5%,而且全部因子的预估精度均大于97%,满足林业生产的精度要求。
  本研究所构造的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模型,客观地反映了白河林业局天然混交林11个优势树种(组)的生长动态,可较好地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为该地区天然混交林的集约经营和生产决策提供了详细的林木生长信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宁波;

  •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 学科 林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凤日,孙天经;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718.551.1;
  • 关键词

    天然林; 林分结构; 林木生长; 资源收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