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烯共混物复合材料
【6h】

木粉/马来酸酐接枝聚烯共混物复合材料

代理获取

摘要

木塑复合材料是由木质纤维材料与热塑性塑料熔融复合形成的一类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型环保材料,它的广泛应用为废旧塑料和木质纤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废旧塑料往往是由性质各异的几种非极性聚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塑料组分之间、塑料与木质纤维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差,导致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低。
   本文以组成为80%PP-20%HDPE和80%HDPE-20%PP的聚烯烃混合物模拟聚烯烃类废旧塑料,马来酸酐(MAH)作为功能性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的同时进行接枝改性。考察了工艺参数及MAH用量对熔融指数和接枝率的影响,给出了每种接枝体系的最佳接枝条件。(1)聚烯烃共混物经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后,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得到提高;对于不同的共混物体系,MAH用量存在着不同的最佳值。(2)利用FTIR和SEM对共混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接枝改性,在聚烯烃共混物中引入了极性酸酐基团,共混体系中PP和HDPE的相容性得到改善。(3)利用旋转流变仪对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表明,80%PP-20%HDPE共混物接枝后更容易发生熔体结构破坏;随着MAH用量增加,共混物的分子量分布变宽;80%PP-20%HDPE共混物在低频区域出现“肩状倾向”、弹性增加和“拖尾”现象;80%HDPE-20%PP共混物随着MAH用量增加弹性特征越来越显著。(4)流变研究和挤出试验结果显示,与单一聚烯烃接枝物相比,共混接枝物的加工性能获得改善。
   以接枝改性的聚烯烃共混物作为基体,采用两步挤出法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MAH用量、木粉填充量和木粉目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聚烯烃共混物经过接枝改性后,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80%PP-20%HDPE基和80%HDPE-20%PP基木塑复合材料分别在MAH用量为1.0%和0.1%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2)木粉填充量为7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当木粉目数为30-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最好,而冲击强度在60-80目时最佳。(3)聚烯烃共混物经过接枝改性后,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显著降低,吸水速率下降。80%PP-20%HDPE基和80%HDPE-20%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24小时吸水率和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在MAH用量为1.0%和0.1%时最低。木塑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都随着木粉含量增加而增加,随着木粉目数的增大而降低。(4)通过SEM观察断面形态,发现聚烯烃共混物经过接枝改性后,木粉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改善。(5)利用共混与马来酸酐接枝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合废旧塑料进行改性,木粉/混合废旧塑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改善。
   运用旋转流变仪对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和蠕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MAH用量、木粉填充量和木粉目数对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聚烯烃共混物经过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不显著,说明界面结合增强;增加木粉含量和木粉目数,都会使复合材料的“Payne”效应变显著。(2)木塑复合材料的黏弹性行为偏离于聚烯烃共混物体系,表现出“似固体行为”;基体经过接枝改性后,木塑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都降低,频率对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影响增加,体系表现出强烈的剪切变稀行为。(3)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都显著升高,似固体行为越来越显著;随着木粉目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略有下降。(4)木塑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基体经过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显著降低,变形速率减慢,卸载后的残余应变也大大降低;随着木粉填充量的增加和木粉目数的减小,复合材料的蠕变变形降低,但填充量过多会因弱界面结合问题而导致变形增大。
   综上所述,利用熔融接枝法在聚烯烃共混物中引入极性酸酐基团,不但改善了聚烯烃共混物中PP和HDPE的相容性,而且提高了木粉与聚烯烃共混物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这表明共混接枝改性的方法是利用混合废旧塑料制备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