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天地图”的大兴安岭地区生物量和NPP信息系统的建立
【6h】

基于“天地图”的大兴安岭地区生物量和NPP信息系统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处理计算

2.1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地形气候

2.2.2 林木资源

2.3 大兴安岭地区生物量的计算

2.3.1 数据的收集

2.3.2 数据的获取

2.3.3 回归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2.4 大兴安岭地区NPP的计算

2.4.1 数据的处理

2.4.2 模型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工具的选择

3.1 信息系统结构设计

3.2 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3.3 信息系统界面设计

3.4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3.4.1 HTML与CSS

3.4.2 JavaScript

3.4.3 “天地图”API

3.5 本章小结

4 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

4.1 电子地图浏览模块

4.1.1 缩放功能

4.1.2 距离测量功能

4.1.3 面积测量功能

4.1.4 清除功能

4.1.5 比例尺控件

4.2 专题信息浏览模块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数字化地球”的大背景下,“数字林业”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它的出现为国家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个公司企业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直观而且有说服力的依据,是林业可持续化经营的重要保障。“数字林业”是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经营手段、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化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地加速祖国的林业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森林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森林资源信息系统是森林资源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效结合形成的新的专业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可以将空间分析、数据建模、拓扑建模、网络建模集成为一体,对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处理各类空间信息的新兴科学技术,已经为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搭建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天地图”采用了现下比较流行的B/S模式构建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采用互联网的HTTP协议根据地理空间区域位置向有浏览要求的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精度的遥感(Remote Sensing,RS)空间影像数据。本研究制作的系统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量和NPP信息引入到“天地图”中,以“天地图”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结合生物量和NPP的模拟和估算,实现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量和NPP信息的专业信息系统。通过对“天地图”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的利用,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量和NPP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对森林资源信息的表现方法也起到了创新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鉴于以上需求,本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的两个主要模块:
  电子地图浏览模块:通过调用“天地图”API接口,使信息系统实现对“天地图”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浏览和查询等操作,这是实现信息系统其他功能的基础模块;
  专题信息浏览模块:通过回归生物量模型和BEPS模型计算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生物量和NPP信息,并对其制图输出。结合“天地图”的基础空间数据联合发布到互联网上,供用户浏览查询,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论文在最后的部分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例实现了生物量和NPP专题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结合,为广大群众、科研部门以及管理人员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查询和浏览森林资源信息的平台和方式,同时在各行各业都具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