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及水化学特征
【6h】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及水化学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1.2.2 植被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1.2.3 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和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小流域的选取

2.2.2 径流量的观测

2.2.3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3 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特征

3.1 观测期降雨特征

3.2 观测断面特征

3.3 观测流域水温特征

3.4 观测期径流特征

3.5 径流对降雨的响应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小流域溪流水化学特征

4.1 不同森林流域溪流pH值

4.2 总硬度和矿化度

4.3 主要阴离子

4.4 主要阳离子

4.5 其他微量元素

4.6 溪流中化学成分的迁移量和迁移系数

4.7 主要离子及径流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选取大兴安岭北部6条森林溪流,设置7个观测断面定期进行水样采集,研究其所控制的森林小流域溪流水化学特征,并在圣诞村、老沟林场和小北沟断面安装水位记录器,结合旋杯式流速仪对河川径流量进行监测,研究森林小流域河川径流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溪流水多为弱碱性低矿化度软水,pH平均值7.69,平均总硬度73.49mg/L,TDS平均值100mg/L,水质普遍较好。观测期总径流深为34.23~162.60mm,径流深大小与流域森林植被中落叶松所占比例及流域面积密切相关。
  (2)当降雨量>9.0mm且受前期降雨影响较小时,河川径流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响应,流量起涨时间较为相近,最长间隔仅3.0h。当降雨量差距明显时,流量的增长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降雨量为9.3mm时,流量增长量为0.03~0.25m3/s,而当降雨量为81.7mm时,流量增长量可达0.19~3.16m3/s。当降雨量相近时,流量的增长幅度主要取决于前期降雨情况,土壤和枯枝落叶层的饱和程度是影响径流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3)研究区溪流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F-、Cl-、NO3-、SO42-,主要阳离子为K+、Ca2+、Na+、Mg2+,且多数溪流表现为Ca2+>Mg2+>Na++K+。相对于雨水而言,溪流中K+、Ca2+、Na+、Mg2+、SO42-、F-、Fe为淋失型迁移,而Cl-、NO3-、Zn2+、Pb2+为内贮型迁移,Mn的移动趋势不明显。
  (4)研究区可能影响溪流水化学组成的物质主要为CaSO4和MgSO4,且在大多数流域中,Ca2+和Mg2+的含量变化都呈正相关,说明这两种离子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但降雨对森林生态系统中Ca2+、Mg2+离子的淋溶作用有限,当这种作用达到上限时,径流量的增加将会对Ca2+、Mg2+离子的含量产生稀释作用,使溪流水中的Ca2+、Mg2+离子含量降低。老爷岭河从上游至下游迁移的过程中,流域植被中2成的阔叶树种被樟子松所取代,溪流水的pH、Fe、Mn和Na+含量升高了1.88%~132.22%,TDS、NO3-和Mg2+的含量却降低了36.75%~83.33%,说明樟子松对以上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