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郑州电力调度数据通信专网建设规划
【6h】

郑州电力调度数据通信专网建设规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主要内容

1.2.2 目标

1.3 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3.1 电力系统发展的需要

1.3.2 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相关要求

1.3.3 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需要

1.3.4 提高远动实时数据传输可靠性、降低设备维护工作量的需要

1.3.5 合理利用通信资源,提高通道利用率的需要

1.3.6 郑州地区通信网络的建设为调度专网提供了物质基础

1.3.7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为调度专用网络提供了信息资源

1.3.8 省调数据专网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1.3.9 郑州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具备优秀的人才储备

2 现况简介

2.1 自动化系统现状

2.1.1 EMS系统

2.1.2 电量计费系统

2.1.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2 通信系统现况

2.2.1 概述

2.2.2 相关的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及近期发展

2.3 存在问题

3 网络业务种类、需求及流量分析

3.1 网络业务种类分析

3.1.1 调度自动化数据业务

3.1.2 电量计量系统信息

3.1.3 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信息

3.1.4 变电站无人值班集控系统

3.2 专网各业务信息流量分析

3.2.1 调度自动化信息数据流量

3.2.2 电量计量系统数据流量

3.2.3 继电保护及故障管理信息数据流量

3.2.4 变电站无人值班集控系统

4 网络设计方案简述

4.1 总体建网原则

4.2 建设规模

4.3 网络方案

4.3.1 郑州电力调度数据专用网络拓扑结构

4.3.2 网络节点组网方案

4.3.3 网络节点设备选择

4.3.4 网络节点设备配置

4.4 网络技术性能

4.5 网络可靠性设计

4.5.1 网络连接可靠性

4.5.2 网络设备可靠性

4.5.3 数据传输可靠性

4.6 网络安全性设计

4.6.1 物理安全

4.6.2 逻辑安全

4.6.3 系统安全

4.6.4 管理安全

4.7 网管系统

4.7.1 网管设置

4.7.2 网管功能

4.7.3 VPN网管功能

4.7.4 网管硬件系统配置

4.8 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接入:

4.8.1 主站端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接入

4.8.2 子站端应用系统接入

4.8.3 省地专网互联

4.9 调度专网各站点接入通信网络方案

4.9.1 设计范围

4.9.2 各层站点接入通道组织方案

4.9.3 所需新增的通信设备材料

5.结论

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5.2 本人所做的工作

5.3 后续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目前河南电力系统调度数据专用网络的覆盖范围及应用状况,结合郑州调度生产系统及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规划,遵照国家有关电力调度数据专用网络的建设要求和安全防护要求,对郑州电力调度数据专用网络的建设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网络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郑州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工程的建设是在现有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覆盖郑州地区调度管辖范围内所有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数据网络,实现电力系统生产信息资源的共享。
   调度数据专用网络拓扑结构以光纤主干环网为基础,采用环网和星型结合的网络结构,各节点分层设计,分为3层,即核心层、骨干层、接入层。核心和骨干节点采用4*2M带宽互联;骨干节点之间采用2*2M带宽互联,形成环网迂回路由;接入节点与骨干节点采用2*2M带宽互联。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生产数据本身的特性,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而传统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实时性较差。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结合通信网络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合理的网络可靠性保障措施。同时,根据规程规定及文件要求,提出了网络安全性设计方案。
   由于郑州地区所有现有及拟建的220kV站点均已设有省调度专网节点,通过河南省调度专网可与郑州地调联系,本文明确了新建设的郑州地区调度数据专用网络与现有省调度专网的分界点及互联互通方案。
   本工程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郑州供电公司地调与所辖变电站间的传统点对点信息传送方式,成为郑州电网进一步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决策型”电网的重要保证,符合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