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6h】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及目的: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室的结构、形态及心脏功能等出现一系列的改变。心肌梗死区心肌间质可逐渐纤维化,非梗死区心肌代偿性肥大、心室擘逐渐增厚,导致梗死区心肌膨出、心室进行性扩张,引起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大幅减低。当前治疗心肌梗死的一些方法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心肌供血,对已经发生坏死的心肌并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室重构的发生。目前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已成为现代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本实验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观察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 collagen)的合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骨桥蛋白(OPN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AMI后心室重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
   1、48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6),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AMI组(n=16),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制备好的LG-DMEM培养液经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实验组(n=16),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制备好的同种异体BM-MNCs经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
   2、术后4周,检测大鼠体重、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OPN mRNA表达及心肌AngⅡ含量。
   结果:
   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和AMI组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胶原蛋白含量、AngⅡ含量、OPN 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均<0.05);与AMI组比较,术后4周实验组大鼠心脏重量、左心室重量、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心室重量/体重显著降低(P均<0.05),左心室非梗死区Ⅰ型胶原蛋白含量、OPN mRNA表达及心肌AngⅡ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
   结论: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能通过减少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抑制大鼠心肌AngⅡ、OPNmRNA的表达,从而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但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