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和肌间神经丛神经递质的变化
【6h】

帕金森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和肌间神经丛神经递质的变化

代理获取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为特征。PD胃肠功能紊乱很常见,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和便秘。所有这些症状,尤其是便秘,可以早于临床诊断PD出现。在未来,这些症状可能作为PD运动障碍出现前的早期指标。胃肠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健康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其PD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PD患者胃轻瘫可以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引起治疗药物的不稳定吸收,是导致不可预知的PD症状波动的重要因素。结肠功能紊乱包括结肠传输减慢导致的排便频率减少和由于直肠肛门过度收缩和不完全排空造成的排便困难。认识PD这些胃肠道并发症可以进行早期和更有效的干预治疗。胃肠功能受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s,CNS)、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s,ENS)的调节和控制,并且认为ENS可以独立的调节胃肠道的功能,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D是一个多中心的神经变性疾病,影响到除黑质以外的几个神经结构,其中包括ENS。最近的研究表明ENS的损害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以出现,甚至早于CNS受累。PD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可能与ENS中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与PD胃肠功能障碍有关的神经化学递质可能涉及到肠道的多巴胺能、胆碱能和一氧化氮能系统。本研究利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微量注入脑内单侧黑质纹状体系统,通过损毁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制作PD动物模型,观察PD大鼠ENS中神经递质的改变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SD大鼠帕金森病模型胃肠功能障碍及肌间神经丛多巴胺能、一氧化氮能和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变化。
   方法:以6-OHDA诱导制备PD大鼠模型。4周后收集大鼠1小时粪便排出量;计算粪便含水量百分比;测定餐后2小时大鼠胃内固体食物残留率;张力换能器记录离体胃窦纵行平滑肌肌条和近端结肠肠段肌肉收缩活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检测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TH、ChAT、nNOS 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对照组大鼠1小时粪便湿重、干重、粪便含水量百分比和胃内固体食物残留率分别是(2.329±0.287)g,(1.384±0.232)g,(40.464±2.675)%,(42.297±2.581)%,离体胃窦纵行平滑肌肌条和近端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分别是(1.713±0.031)g,(2.745±0.114)g,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大鼠1小时粪便湿重、干重和粪便含水量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胃内固体食物残留率显著增加(P<0.01),离体胃窦纵行平滑肌肌条和近端结肠平滑肌收缩幅度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胃窦和近端结肠肌间神经丛TH、nNOS、ChAT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是95.32±11.72和98.20±4.84,87.56±7.50和104.11±5.22,112.02±4.94和104.83±4.35,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大鼠胃窦和近端结肠肌间神经丛TH、nNOS阳性区平均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1),ChAT未发现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胃窦和近端结肠组织TH、nNOS、ChA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662±0.011和0.585±0.012,0.746±0.012和0.716±0.015,1.134±0.067和1.138±0.069,与对照组比较,6-OHDA组胃窦、近端结肠组织TH和nNOS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ChATmRNA表达水平未发现有明显变化(P>0.05)。
   结论:PD大鼠存在胃排空延迟、粪便排出量及含水量减少,可能与肠神经系统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含量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相对不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