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研究
【6h】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 问题的提出: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原因

1.1 当前化石能源主导电力生产的消费结构的影响

1.1.1 电力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很大

1.1.2 对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影响

1.1.3 对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环境的影响

1.2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资源优势

1.2.1 可再生能源的优势

1.2.2 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分布特点

1.3 现行制度无法满足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需求

1.3.1 缺乏对电力供应商的强制要求

1.3.2 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1.3.3 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1.4 解决之道:引入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

1.4.1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基本内涵

1.4.2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基本特点

2 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可行性分析

2.1 现行可再生能源法规、政策的制度支撑

2.1.1 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的基础支撑

2.1.2 我国政府基本政策的支撑

2.2 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的技术支撑

2.3 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经济支撑

2.4 成本效益分析

3 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阻碍因素

3.1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困难,前期生产成本太高

3.2 不同地区的利益分配问题

3.3 可再生能源电力缺乏稳定性

3.4 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可能面临的风险

4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构建设想

4.1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电力种类

4.2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主体的选定

4.3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目标的确定

4.3.1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目标需注意的要素

4.3.2 目标的估算预想

4.4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配套实施制度--绿色证书交易制度

4.4.1 绿色证书的内涵及配套机构

4.4.2 绿色证书交易系统的运作模式

4.5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监管、奖惩

4.5.1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监管制度

4.5.2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奖惩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之血。能源产业,特别是传统的化石能源产业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在我们大量通过能源的消耗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为了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最大的保护,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中国,作为一个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也必然要走上这条道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国更应当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为了使我国的可再生能源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必须把各种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制度纳入法律的范围。
   本文通过比较深入的调查国内外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潜在发展空间,分析出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发电价格过高、技术创新缓慢、电力入网并网困难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制度体系,尤其是构建可再生能源的配额制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配额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建制构想的相关问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实行可再生电力能源配额制的必要性,包括从能源问题及造成的不良影响、现行制度的缺陷和分析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特点来分析探讨其建制的必要性,同时,简要指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制有待完善。
   第二部分对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富有的特点和其相关制度的法律化,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实施的立法、政策基础,产业技术优势和经济支持,归纳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可行性。
   第三部分对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实施的前期预想评价。
   第四部分阐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构建设想,通过比较世界可再生能源法制建设较好的国家,如美国、欧盟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介绍,分析其的优点和成功的措施,为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提供借鉴,促使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推动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