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盆底超声分析妊娠与分娩对盆底解剖结构的影响
【6h】

盆底超声分析妊娠与分娩对盆底解剖结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汉缩略词表简写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经会阴超声讨论分娩对前盆腔脏器解剖结构改变的影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经三维重建图像测量盆底裂孔的数据并进行对比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对盆底解剖结构评价现状与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目的:
  通过采用会阴二维超声对盆腔脏器的研究,探讨妊娠及不同生育方式对盆底解剖结构的影响,讨论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病变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1.选取150例20岁-37岁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未生育妇女50例列为对照组,将已生育妇女100例列为病例组。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将病例组再分为经阴道顺产分娩组(病例组1: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病例组2:50例)。根据有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症状的再将已生育妇女分为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组(病例组3:50例)和有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组(病例组4:50例)。
  2.利用GEE8腔内容积探头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Valsalva动作时获得不同状态下前盆底的二维正中矢状切面,观察: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膀胱颈下降距离(BND)、膀胱内口、膀胱尿道后角(β)、膀胱逼尿肌的厚度(DT)、膀胱后壁与站立位垂直线的夹角(γ)。分别对各组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随机选择年龄在20-37岁的150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史的采集。均较好的完成Valsalva动作。
  2.静息状态下,对照组和病例组,各病例组之间BSD、β、DT各值均无统计学差异。
  3.最大Valsalva动作时,对照组和病例组,各病例组之间除β外,BND、γ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静息状态下,各组数据虽无统计学意义,但数据的差异说明妊娠本身由于生理的变化,已经造成了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
  2.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病例组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妊娠、生育对盆底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统计学意义提示,生育引起的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可能会造成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
  3.二维超声测量各值可为临床提供盆腔脏器解剖关系的改变,可作为临床有效评估盆腔脏器脱垂的方法。
  第二部分
  目的:
  通过采用会阴三维超声对盆腔脏器的观察及测量,探讨妊娠及不同生育方式对盆底裂孔面积的影响与妊娠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妊娠与分娩对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
  研究方法:
  1.选取150例20岁-37岁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未生育妇女50例列为对照组,将已生育妇女100例列为病例组。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将病例组再分为经阴道顺产分娩组(病例组1:50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病例组2:50例)。
  2.利用GEE8腔内容积探头在静息状态下及最大缩肛动作时获得不同状态下盆底裂孔的三维图像,测量盆底肛提肌裂孔前后径(LH-A)、左右径(LR)、盆底裂孔的面积(HA)和耻骨内脏肌厚度(C),并分别对各组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随机选择年龄在20-37岁的150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病史的采集,均较好的完成缩肛动作。
  2.静息状态下,对照组和病例组,病例组1和病例组2测得LH-A、LR、HA和C各值中,除C外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
  3.最大缩肛动作时,对照组和病例组,病例组1和病例组2测得LH-A、LR、HA和C各值中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1.经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两种方式对盆底裂孔均有影响。
  2.选择性剖宫产较阴道分娩对盆底的影响作用小,最大缩肛运动的统计学差异提示选择性剖宫产可能对盆底肌群有保护作用。
  3.经会阴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盆底结构是观察女性盆底的可靠影像学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