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寒林清旷——李成山水画研究
【6h】

寒林清旷——李成山水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李成绘画风格形成的因素

第一节 李成的生平与交游

第二节 李成绘画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 李成“寒林清旷”画风的解析

第一节 李成的寒林题材

一 枯木寒林

二 雪景寒林

第二节 李成“寒林清旷”的构图形式

一 平远

二 深远

第三节 李成“寒林清旷”的笔墨特点

第四节 李成“寒林清旷”的意蕴

第四章 李成对后世山水画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文化进化史的一种演变,一种艺术形式或风格的确立,需要的是几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艺术理论和文化思想作为积淀。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北宋时期已经到达顶峰,在这一阶段,李成是其中出色山水画家之一。
  本文从李成山水画创作题材寒林入手,并从李成的生平经历、绘画审美取向和绘画风格深入探析他绘画中的寒林题材、构图、笔墨语言和意境。
  首先,李成的寒林题材主要包括枯木寒林,雪景寒林;李成的寒林枯枝在追求逼真的树木形态的同时局部刻画上也常带有写意的手法。
  其次,在构图上,把传统的纵向构图变为横向构图,把险峻的崇山峻岭变为平远的寒林枯木。李成创造出了“烟林平远”之妙,他的绘画舍弃了雄伟壮观的山峦,这种惯用的山水题材,而把视线放在近处平缓土坡的树木、石头上。
  然后,李成在笔墨的运用上,用笔肯定,直抒性情,清淡而委婉,绝无犹疑、含混之笔墨。他的笔墨用的精微巧妙,这主要源于他很高的文学素养、思想境界和长期的笔墨锻炼。
  最后,李成山水作品追求意境的萧疏,烟林清旷,山水秀润伟岸。李成善画寒林枯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偏爱这种独特题材所传达出淡泊,冷寒,萧条和苍古之趣的意境。他画面中那种古雅,清劲的画风更是无人能及,他把寒林的清寂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李成将中国山水画,尤其是北宋山水画领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日渐成熟。他所创立的艺术表现技法和绘画思想,在今后的山水画世界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