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作介入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以深圳市A医院为例
【6h】

社会工作介入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以深圳市A医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法

2、定性研究法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社会支持理论

2、生态系统理论

3、小组动力学理论

(五)相关概念霁定

1、护理人员

2、职业倦怠

二、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

(二)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1、工作热情减退

2、工作成就感下降

3、岗位忠诚度低

4、精神生活空虚

(三)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1、工作责任重,质量要求高

2、工作负荷重,投入产出不匹配

3、护患关系紧张。工作风险大

4、管理机制僵硬,发展空间受限

三、社会工作介入护理人员缓解职业倦怠的实务探索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1、护理人员希望社会工作介入

2、社会工作方法灵活多样

3、深度挖掘服务对象潜能

4、提供服务专业性强

(二)“告别压力、轻松生活”——运用小组工作的服务呈现

1、小组工作的优势

2、小组产生的背景

3、小组成员招募

4、小组目标

5、小组开展的具体过程

6、小组工作评估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个人干预

1、调节自我认知

2、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

3、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4、掌握应对压力的科学方法

(二)完善对护理人员的组织干预

1、减轻护理人员压力

2、减少角色冲突

3、满足团队归属感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5、建立人性化管理机制

(三)建立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体系

1、加大情感支持

2、强化物质支持

3、增强公众信任感

4、建立和谐护患关系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项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介入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实务性研究。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者逐渐在医院日常运行、服务和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社会工作者把护理人员作为其重要的服务对象。护理人员作为一个高度紧张职业群体,其工作负荷大,肩负责任重,心理压力大,极易造成职业倦怠,影响护理质量。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医院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着自身职业认同感低、职业倦怠、压力大等现象;因工作特点决定,他们很少能主动通过科学的减压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缓解压力。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护理人员缓解压力,走出职业倦怠。
  全文共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括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等内容;第二部分针对深圳市A医院这一研究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原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介绍笔者如何运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并评估和反思了小组工作的效果;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建议,对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实践提出建议和对策。
  本文是对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缓解我国医护人员、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拓展了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和服务领域。同时,本研究通过开展具体的小组工作活动,呈现出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困境的有效性,希望能为今后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