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脑出血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动态观察
【6h】

大鼠脑出血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动态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部分 磁共振成像对大鼠脑出血信号和体积演变的监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共振成像对大鼠脑出血灶周水肿的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脑出血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脑出血(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脑出血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和血肿周围的继发性损伤,如何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脑出血的早期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并评估血肿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改变,对脑出血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脑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是CT,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出血不敏感。近年来,随着MRI设备的不断更新与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的发展,如多回波采集的T2*WI三维梯度回波( Enhanced T2 Star 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在脑出血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ESWAN序列是近年来新兴起的MRI检查技术,它对磁敏感性物质尤其敏感,不仅可以及早的发现出血灶,还能检出常规序列所不能发现的微出血灶,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通过MRI检查,探讨脑出血后血肿体积的演变与灶周水肿的变化情况,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影像资料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随机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50g~300g,平均(280.3±7.5)g。实验动物均由河南省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只,行开颅、钻孔、进针并注血,对照组16只,除不注血外其他操作同实验组。以上动物均于造模后1h、3h、12h、24h、48h、72h、1w、2w分别行MRI扫描,并于各个时间点取病理标本。
  2.脑出血模型的制作过程: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取前囟后0.3mm,向左旁开3mm处,采用颅骨钻钻一大小约1mm直径的小孔,进针6mm。取自体左心室动脉血40ul注入(3分钟内),留针10分钟后拔出,封闭骨孔,缝合,行MRI扫描。
  3.磁共振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7503.0T超导高场磁共振扫描机和大鼠专用线圈。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1h、3h、12h、24h、48h、72h、1w、2w行T1加权成像(T1-weighted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weighted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T2*WI及ESWAN序列扫描。根据磁共振扫描相应层面,在各个时间点分别选取2只大鼠,断头取脑,进行干湿重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MMP9、AQP4的半定量分析。
  4.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在ESWAN序列上相位弧度值、SWAN信号值的动态演变。经图像后处理测出血肿在T2WI、T2*WI、ESWAN序列上的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所测得体积进行比较,得出以上各个序列的放大率。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大鼠出血灶灶周DWI图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变化。MRI检查后取脑组织行脑组织含水量测量,并取脑组织切片观察MMP9和AQP4的表达趋势,分析ADC值、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AQP4的相关性。
  5.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独立样本的t检验、配对样本的f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1.实验组大鼠脑出血后,出血中心区域相位弧度值、SWAN信号值均降低。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相位弧度值、SWAN信号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出血侧与镜像侧相位弧度值、SWAN信号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T2WI、T2*WI、ESWAN序列及大体标本所测血肿体积显示,血肿体积在1h~2w时间段均逐渐减小。其中,T2WI所测血肿体积与大体标本所得体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25>0.05),T2*WI、ESWAN序列所测血肿体积与大体标本所得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5)。即T2WI对血肿体积的显示较确切,ESWAN、T2*WI序列对血肿的显示均存在放大效应,平均放大率分别为1.707±0.086,1.332±0.050。
  3.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在1h时ADC值无明显变化,3~72hADC值上升。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各个时间点ADC值相比,除1h、7d、14d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各个时间点出血侧ADC值与镜像侧相比,除1h、7d、14d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实验组大鼠MMP9在出血后3h即可见表达,24h明显增多,48h达高峰,出血14天时仍有表达。除了1h外,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各个时间点的IODMMP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实验组大鼠AQP4在出血后1h可见阳性表达,12h表达增强,48h达高峰,14d仍可见表达。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各个时间点IODAQP4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分析ADC值、干湿重结果与病理指标MMP9、AQP4的相关性,ADC值与MMP9呈正相关性,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AQP4也存在正相关性。
  结论:
  1.ESWAN序列可以准确的识别出血灶,并且可以用于早期出血的检查
  2.ESWAN、T2*WI序列对血肿的显示存在放大效应,而T2WI对血肿的显示更接近于真实大小
  3.DWI序列可以无创性的反映脑水肿的变化
  4.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AQP4和MMP9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逐步增加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