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宋文人视野中的“东晋中兴”
【6h】

南宋文人视野中的“东晋中兴”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兴与中兴典范

第一节 中兴的含义

第二节 中兴典范

第三节 “可以为戒”的东晋中兴

第二章 南宋文人的“中兴情结”

第一节 史传中的“中兴”期待

第二节 政治话语中的“中兴”表述

第三章 旧典新义(上):“新亭对泣”

第一节 从史事到典故

第二节 悲戚意蕴的延续

第三节 “新亭王导”的时代阐述

第四节 新语境催生新意象

第四章 旧典新义(下):“中流击楫”

第一节 “失败”的英雄

第二节 追慕恢复功业

第三节 “中流击楫无人会”

第四节 情感异化

结语

附录一:南宋时期标有“中兴”的著述

附录二:以“新亭”为关键词检索《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引用“新亭对泣”典故作品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以“新亭”为关键词检索《全宋词》中引用“新亭对泣”典故作品情况统计表

附录四:以“新亭”为关键词检索《全宋诗》中引用“新亭对泣”典故作品情况统计表①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东晋和南宋是典型的偏安王朝,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以南宋文人视域内的东晋中兴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南宋文人对东晋历史的认知,分析南宋文学的时代特征,来揭示南宋文人的精神状态及汉民族的心理特征,期望对当下的文化建设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中兴”是东晋与南宋共同的政治特征,是引发南宋文人对东晋中兴极为关注的直接因素。“中兴”有延续统治、恢复统一、实现大治等多重含义。建炎南渡后,南宋文人热衷于评判历代中兴王朝,并选取了“中兴典范”。东晋中兴没有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他们引以为戒的对象。实际上,南宋文人常常借鉴东晋中兴的治国经验。奏疏、策论是南宋文人表达政治中兴理想的载体。诗词、著述则寄托着南宋文人的中兴愿望和中兴想象。最后,这些中兴期待汇聚成一股浓厚的“中兴情结”,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这种情结是汉民族渴望恢复中原、实现中兴大业心理的外部表现。
  “新亭对泣”和“中流击楫”是东晋中兴时期的重要历史典故。南宋中兴以后,二者成为南宋文学作品青睐的对象。本质上讲,这些引用“新亭对泣”和“中流击楫”典故的文学作品,是南宋文人爱国精神的产物。“新亭对泣”的语义核心是“新亭泪”,情感基调是消沉、悲痛、眷恋、无奈和心酸。南宋文人延续了这种悲戚意蕴,并对“新亭王导”的形象和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面对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和南宋国人的麻木心态,南宋文人根据“新亭对泣”引申出“新亭无泪”这一新的意象,借此来讽刺时事,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祖逖是“中流击楫”事件的主人公,其北伐事业以失败告终,而他却成为南宋文人眼中的英雄形象和模范人物。南宋文学作品中,“中流击楫”承载了南宋文人的三类情感:扫清金兵、恢复中原的信念和志向;讽刺南宋君臣的无能和苟安;渴望建功立业。最后,不满于现实的情况下,南宋文人的情感产生了异化,激进的思想渐渐消隐,逃避现实成为无奈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