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足月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临床特征的研究
【6h】

早期足月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临床特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分组

2.3 资料收集

2.4 分析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早期足月组与完全及晚期足月组孕产妇情况比较

3.2 早期足月组、完全足月组及晚期足月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3.3 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对早期足月儿的影响

4 讨论

4.1 早期足月儿的流行病学特征

4.2 早期足月分娩的高危因素分析

4.3 早期足月儿的围产期结局

4.4 分娩方式对早期足月儿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早期足月儿流行病学、生理及发病特征的研究进展

1 早期足月儿的流行病学特征

2 早期足月儿不同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发病特征

3 早期足月儿分娩方式的特征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胎龄37~41+6周期间分娩的足月新生儿,由于其新生儿期结局及远期预后相对良好,一直被视为是健康的;既往多数观念也将这5周内出生的新生儿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不同胎龄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近期及远期预后结局无显著性差异,也认为一旦胎龄达到37周这个重要界点时,继续延长妊娠时间对新生儿近期、远期预后改善的帮助不大。然而,有研究显示,即使在足月儿中,胎龄作为一种持续性的生物学因素,仍然起着类似剂量-效应关系作用,与胎龄39周后出生的足月儿相比较,胎龄39周前出生的足月儿更有可能出现不良结局。因此,仅仅使用早产或足月来分类新生儿,会掩盖胎龄(孕周)本身对婴儿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对不同胎龄的足月儿进行研究,美国妇产医师协会于2013年11月将足月儿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足月儿(胎龄为37~38+6周),完全足月儿(胎龄为39~40+6周),晚期足月儿(胎龄为41~41+6周)。
  由于生理上的不成熟性,早产儿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已成为既往新生儿研究的热点之一。早期足月儿在生理、病理等多个方面与完全足月儿或晚期足月儿存在差异,也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有研究显示,在胎龄37周后分娩的足月儿中,随着胎龄的增加,患病风险呈下降趋势;比较多种近期并发症及远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不同胎龄的足月儿也有显著不同。
  足月儿占据了活产新生儿的大多数,早期足月儿作为足月新生儿的一个亚组,其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过去十年中,美国早期足月儿的出生率增加了近20%,早期足月儿占到了所有活产新生儿的27%,而且有近50%的选择性剖宫产分娩发生在早期足月儿,其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孕产妇及新生儿围生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大样本的回顾性资料分析,探讨本地区早期足月儿现状、围生期高危因素、生理及疾病的特征等,为减少不必要的早期足月分娩,以及对不同胎龄的足月儿进行分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足月分娩的孕产妇共5358例,分娩新生儿5468例,其中男性2910例,女性2556例,性别不明2例。在此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共7008例。
  根据分娩时孕周,将研究对象孕产妇分为早期足月组(1933例)、完全足月组(3013例)与晚期足月组(412例);根据分娩时胎龄,将研究对象新生儿分为早期足月儿组(2033例)、完全足月儿组(3023例)与晚期足月儿组(412例),并将早期足月儿组进一步分为胎龄37~37+6周(695例)与38~38+6周(1338例)两个亚组。
  依据分娩方式,将研究对象早期足月分娩的孕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480例),剖宫产分娩组(1453例);将研究对象早期足月新生儿分为阴道分娩组(482例),剖宫产分娩组(1551例)。
  2.观察指标
  比较早期足月组、完全足月组及晚期足月组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比较早期足月组、完全足月组与晚期足月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早期足月儿亚组胎龄37~37+6周组与38~38+6周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早期足月组中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孕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早期足月孕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因素。比较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3.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校正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以及早期足月分娩产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两两比较以P<0.016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产妇情况
  1.1妊娠期并发症比较:比较早期足月组、完全足月组与晚期足月组孕产妇高龄[21.1%与10.5%、6.8%,χ2=127.690]、分娩次数>1次[43.7%与23.1%、15%,χ2=287.765]、瘢痕子宫[27.9%与8.9%、1.5%,χ2=396.5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2%与3.5%、2.9%,χ2=79.915]、多胎妊娠[5.1%与0.3%、0%,χ2=147.860]、妊娠次数>1[63.1%与47.3%、39.6%,χ2=147.668],胎膜早破[20.6%与14.2%、10.2%,χ2=47.217],羊水异常[17.8%与12.3%、11.2%(46/412),χ2=32.777]、妊娠期糖尿病[11.5%与5.9%、5.1%,χ2=56.169]、胎位异常[21.1%与10.5%、6.8%,χ2=43.511]、胎盘异常[7.6%与3.1%、2.7%(11/412),χ2=57.739]、子宫肌瘤[4.9%与2.3%、0.7%,χ2=35.062]等的比例,早期足月组均高于完全足月组及晚期足月组。
  1.2早期足月分娩高危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胎妊娠(OR=21.736,95%CI:10.785~43.806)、瘢痕子宫(OR=3.302,95%CI:2.679~4.07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658,95%CI:2.040~3.465)等为早期足月分娩的主要危险因素。
  2.新生儿情况
  2.1不同胎龄足月儿并发症比较:比较早期足月组、完全足月组与晚期足月组新生儿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15.9%与6.1%、6.1%,χ2=139.753]、高胆红素血症[12.5%与3.9%、4.9%,χ2=138.343]、感染性疾病[4.3%与2.0%、1.7%,χ2=27.122]、窒息[3.0%与1.4%、1.0%,χ2=17.795]、脑损伤[2.3%与0.5%、1.0%,χ2=31.39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与0.2%、0%,χ2=22.404]、喂养问题[2.0%与0.3%、1.0%,χ2=34.471]、外科疾病[2.0%与0.9%、1.5%,χ2=10.709]、颅内出血[1.9%与0.9%、0.5%,χ2=13.263]、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0.9%与0.4%、0.5%,χ2=6.534]、以及遗传代谢疾病[0.5%与0.2%、0.2%,χ2=34.471]等的比例,早期足月组不同于完全足月组及晚期足月组。
  2.2早期足月儿不同胎龄亚组并发症比较:胎龄37~37+6周组以下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胎龄38~38+6周组(P均<0.0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24.5%与11.5%,χ2=57.729]、高胆红素血症[19.0%与9.2%,χ2=40.046]、感染性疾病[6.2%与3.4%,χ2=8.807]、脑损伤[4.0%与1.3%,χ2=14.82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与0.5%,χ2=7.329]、喂养问题[3.2%与1.5%,χ2=6.271]、颅内出血[3.2%与1.3%(17/1338),χ2=8.684]、以及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1.7%与0.5%,χ2=7.049]。
  3.分娩方式对早期足月儿的影响
  3.1早期足月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危险因素分析:早期足月儿剖宫产分娩率高于完全足月儿及晚期足月儿[75.2%与56.2%、54.1%,χ2=196.348]。早期足月组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前三位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瘢痕子宫(OR=75.643,95%CI:30.903~185.177)、胎位异常(OR=53.042,95%CI:12.910~217.932)、多胎妊娠(OR=23.359,95%CI:5.603~97.375)等。
  3.2不同分娩方式早期足月儿并发症比较:早期足月儿中,比较剖宫产分娩者与阴道分娩者以下并发症的比例: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8%与9.5%,χ2=19.526]、高胆红素血症[14.1%与7.5%,χ2=14.82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4%与0.2%,χ2=4.821]、感染性疾病[4.9%与2.5%,χ2=5.159]、脑损伤[2.8%与0.6%,χ2=7.686]及窒息[3.5%与1.2%,χ2=6.424],剖宫产分娩组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与阴道分娩的早期足月新生儿相比,剖宫产分娩者入住NICU后,其平均住院天数偏高[8.76±7.166与6.98±5.034,t=-2.060]。
  结论:
  1.多胎妊娠、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期足月分娩的主要危险因素;
  2.早期足月儿生后罹患疾病的风险偏高,剖宫产分娩的早期足月儿患病风险更高;
  3.应综合考虑母婴情况,权衡继续妊娠的风险及益处,严格遵循剖宫产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并加强对其围生期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