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蚁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研究
【6h】

白蚁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白蚁简介

1.2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3白蚁肠道微生物研究现状

1.4木质纤维素

1.5放线菌简介

第二章 高通量测序白蚁肠道样品中细菌的多样性

2.1实验材料和方法

2.2测序结果的处理

2.3结果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纯培养的方法对白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3.1菌株的分离方法

3.2分离菌株的鉴定

3.3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蚁肠道细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4.1实验材料和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白蚁肠道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微环境,白蚁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也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它们可以帮助白蚁分解难消化的木质纤维素,产生白蚁生长所必需的刺激代谢产物等。本研究从白蚁肠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出发,利用免培养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纯培养的方法研究白蚁肠道细菌的多样性,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和抗菌活性的菌株。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蚁肠道样品中的细菌进行16SrDNA基因的V4区进行测序,最终获得62404条有效的序列,总共630个OTUs。鉴定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等13个门的细菌,其中放线菌门占16.95%。
  本研究通过不同的培养基和分离方法分离白蚁肠道内的微生物。一共挑取1458株菌,最后得到放线菌327株,其中包括一个放线菌目(Actinobacterales),放线菌目下的5个亚目,分别为:微球菌亚目(Micrococcineae)的4个科;链霉菌亚目(Streptomycineae)的1个科;棒杆菌亚目(Corynebacterineae)的2个科;丙酸杆菌亚目( Propionibacterineae)的1个科;小单孢菌亚目(Micromonosporineae)的1个科,总共有10个科,18个属。并且分离到一株新分类单元,通过初步分析,鉴定YIM110061为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下的一个新属。
  本研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筛选长势良好的菌株进行纤维素酶活和木质素酶活的测定。最终测量四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比较发现 YIM110167分解纤维素的活性整体最好,并在第五天酶活达到最大值为23.69/ml。本研究测量菌株的三种木质素酶活,分别是:漆酶、过氧化物酶、猛过氧化物酶。其中发现YIM11006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这株菌株还检测到其他两种酶的活性,后续对这株菌株进行滤纸片的筛选,发现五天后滤纸片断裂,并且液体培养基变浑浊。
  本研究对分离到的327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和功能基因的筛选。最终得到11株抗大肠杆菌,22株抗枯草芽孢杆菌,30株抗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抗白色链球菌,48株抗黑曲霉的菌株。并检测327株放线菌的六种功能基因。
  白蚁肠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存在大量值得研究的菌株,利用好这类资源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