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时空均衡发展研究
【6h】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时空均衡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3 国内外绿色旅游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3.1 国内典型案例剖析

3.2 国外典型案例剖析

3.3 对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的启示

4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时间均衡演化分析

4.1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现状

4.2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均衡发展目标

4.3 2006-2015年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时间均衡测度

4.4 2006-2015年强生态区绿色旅游时间均衡发展演化分析

5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空间均衡对比分析

5.1 空间均衡模型内涵

5.2 旅游空间均衡发展综合模型建构

5.3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空间均衡水平分析结果

6 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发展时空均衡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态荒野性

6.2 改善人-地关系,实现人-地和谐

6.3 采用智慧科技,助力区域智慧建设

6.4 打造绿色目的地,实现“无烟产业”

6.5 促进区域联动,打造绿色均衡大格局

6.6 结合科学与艺术,建造绿色栖居地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强生态区是指自然资源优良,但生态环境强度脆弱,且社会与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本研究正值国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之时,中国工程院启动了“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即本文所指的强生态区,包括4市17个县(市/区),有洛阳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平顶山的鲁山县、叶县,三门峡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县,南阳的卧龙区、南召县、镇平县、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和西峡县。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宏观角度出发,构建了强生态区绿色旅游均衡发展的测度体系,从空间均衡和时间均衡两个维度,评价强生态区绿色发展均衡水平与状态,为强生态区旅游业的绿色均衡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这一研究是测量绿色旅游发展状态的一种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本文从河南省的强生态区中选取15个县,通过构建旅游-社会、旅游-生态、旅游-经济三个系统共9个发展指标,采用绿色均衡度对15个县的旅游复合生态系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时间维度上是分析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的均衡演化状态,测度旅游复合生态系统的绿色时空均衡发展状态与水平,在空间维度上是从县域间、市域间和强生态区全域三个层次逐步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来看,强生态区各县旅游复合生态系统来说是呈逐渐增长趋势,但是发展趋势有呈收敛也有呈发散趋势,总体来说,强生态区四市15县均呈现弱均衡发展水平,洛阳市和南阳市的均衡发展水平最高,状态最好;(2)从空间维度上看整体来看,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相比较高。就县域内来看,淅川县的绿色均衡度相比最高,其次是灵宝市,嵩县为第三位,位于最后的三位是卢氏县、叶县和汝阳县。就市域内来看,强生态区四市域发展都不均衡;就市域来看,也就是强生态区旅游发展总体状况来看,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比社会与经济两个系统更趋近于高水平的均衡,这也正是强生态区的发展现状。
  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对于强生态区的绿色旅游均衡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作为强生态区进一步发展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