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色像素密度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指标价值的探讨
【6h】

彩色像素密度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指标价值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血流定量与VEGF相关性的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彩色像素密度与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相关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乳腺癌彩色像素密度与VEGF相关性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像素密度(colorpixeldensity,CP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多种临床预后预测指标-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C-erbB-2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多普勒超声定量指标-彩色像素密度(CPD)术前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及作为预后预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opplerultrasound,CDU)观察肿块血流信号的性质,并引出频谱多普勒(pulsedoppler,PW),测定肿块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J)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运用能量多普勒超声(powerdopplerultrasound,PDU)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形态情况并进行主观分级,同时选择血流最丰富的断面应用计算机软件计测肿块的彩色像素密度(CPD);对术后标本进行抗VEGF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其阳性表达率,并对肿块的CPD值与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术后收集肿块的相关资料(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并与CD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52例浸润性导管癌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血流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组织学级别加大血流分级亦增高(H值=8.135、P=0.017);(2)52例肿块中40例频谱多普勒血流参数符合乳腺恶性肿瘤的PSV>20cm/s,RI≥0.7的血流特性,符合率为76.9%,且肿块内血流形态以中央穿入型和分支型为主,其中中央穿入型为最多见的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但二者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加大,VEGF阳性率及CPD值增加、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CPD值与VEGF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0.851,P=0.000);(5)ER、PR、C-erbB-2阳性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1);(6)CPD值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C-erbB-2具有良好相关性(rs=0.436P=0.001),CPD值与ER、PR无相关性(P>0.05)。 结论: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的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可为其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作为临床独立预后预测指标价值有限;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血管情况并定量计测肿块CPD值与术后免疫组化法检测的VEGF阳性率具有良好相关性,这说明彩色像素密度作为临床预后预测指标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程度的可靠性;CPD值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C-erbB-2具有良好相关性,这说明其作为临床独立预后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