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30--1931年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研究
【6h】

1930--1931年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高校风潮迭起有凸显其历史环境的特殊性和政治变迁的不稳定性。私立中国公学的发展以1930-1931年的“倒马”风潮为界点走向衰落。结合韦伯的“责任伦理”而非“心情伦理”的概念,马君武的校长去职和最终离校是边缘性结果,但学校与学生、教育与政治的交叉内外因压制,是“倒马”风潮外延于学校命运的必然要素。 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研究以时间为点,学校为面,社会为局的主体把握为层次逻辑的。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文章重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对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过程概述,包括风潮的由来及“倒马”“拥马”派的形成分立与对抗活动,并有蔡元培、胡适、罗隆基与于右任等名流加入,最终以国民党的直接干预结束风潮。第二章是对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原因探析,包括五四运动后高校风潮叠起及中国公学的自由风气与办学传统,以及马君武的个人性格缺陷、学校管理制度漏洞、校内各利益团体矛盾冲突和国民党对学校的控制。第三章是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影响,包括中国公学失去独立性,沦为党政机关而走向衰落。第四章是对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反思,以私立南开大学和私立大同大学为典型纵横比较,剖析“政治—文化”最小维度下的学校发展的最大空间,并以小见大,解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风潮的“自觉性救治”与“自发性陷阱”,包括学生团体与政党的政治性合作与叛离。 学校风潮研究的个案演绎与整体归纳双向法,总结了风潮的延展性与骤时性。中国公学的“倒马”风潮研究既是对中国公学校史研究的补充,也是对当时政治现状与教育困境的缩影反映,更是对社会变迁下知识阶层的身份分化与立场妥协的阐述。另外,因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对中国公学“倒马”风潮的“典型性”研究,是有一定的思考意义的。

著录项

  • 作者

    张晓敏;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中国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保刚;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公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