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硫脲三吡啶基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6h】

硫脲三吡啶基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铜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2.1 铜配合物的主要类型

1.2.2 铜配合物的主要作用靶标

1.3 蛋白质组学研究

1.3.1 药物靶点的发现和验证

1.3.2 验证药物毒性和耐药性

1.3.3 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1.4 课题目的及意义和研究进展

1.4.1 课题目的及意义

1.4.2 课题研究进展

第二章 双核Cu配合物的合成与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硫脲三吡啶基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2.1.3 配合物[Cu2(dppc)2I2](complex 1)的合成

2.1.4 晶体结构的测定

2.1.5 细胞培养

2.1.6 配合物对细胞的毒活性研究

2.1.7 配合物对细胞摄取及分布研究

2.1.8 DNA结合性质研究

2.1.9 DNA切割活性研究

2.1.10 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机制研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配合物[Cu2(dppc)2I2](complex 1)的结构

2.2.2 配合物的细胞毒性分析

2.2.3 配合物的细胞内摄入及分布

2.2.4 DNA结合性质

2.2.5 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活性分析

2.2.6 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合物的体内抗肿瘤试验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和仪器

3.1.2 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3.1.3 配合物对荷瘤裸鼠瘤体积和体重的影响

3.1.4 HE染色病理切片考察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配合物对荷瘤裸鼠瘤体积和体重的影响研究

3.2.2 HE染色病理切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MT标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试剂和仪器

4.1.2 样品蛋白的提取

4.1.3 样品蛋白浓度的定量(Bradford法)

4.1.4 样品标记实验

4.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蛋白质样品浓度测定

4.2.2 蛋白的鉴定

4.2.3 具有定量信息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本章小结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寻找有前景的金属抗肿瘤药物的鼓舞下,获得了一种双核铜配合物[Cu2(dppc)2I2],其中dppc为2-(二(吡啶-2-基)亚甲基)。通过MTT测定,针对三种肿瘤细胞系(SMMC7721,HCT-116,TFK-1)和一种正常细胞系(L-02)检测到配合物的细胞毒性。与顺铂相比,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系显示出更高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对于IC50值为0.3μM的SMMC7721细胞系。并且它对正常细胞表现出相对较低的细胞毒性。此外,研究了SMMC7721细胞中配合物的摄取和分布,表明该配合物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通过竞争性结合试验,CD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配合物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通过插入与DNA结合,并显示出对pBR322DNA的有效切割活性。流式细胞术用于检测ROS和Ca2+的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和细胞周期停滞。在用配合物处理SMMC7721细胞后,使用定量TMT标记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变化。目的是阐明配合物的抗癌机制。结果显示,处理配合物后,SMMC7721细胞中ROS和Ca2+的水平为显着增加,线粒体膜电位被破坏,细胞周期停滞在G2/M期。差异蛋白质分析表明配合物可以激活多种凋亡信号通路,例如P53通路。体内实验进一步证明,配合物在携带异种移植物的裸鼠模型中对肿瘤生长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