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错引现象折射出的科学家群体引文失范行为——以Nature上一篇19万次高频引用论文的错引记录为例
【6h】

错引现象折射出的科学家群体引文失范行为——以Nature上一篇19万次高频引用论文的错引记录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附表清单、插图清单

声明

1.引言

1.1选题缘由及意义

1.2研究背景

1.2.1引文与引文分析

1.2.2国外关于引文失范行为的研究

1.2.3国内关于引文失范行为的研究

1.3研究思路

2.样本、数据与方法

2.1样本选取

2.2数据来源

2.3研究方法

3.引用Laemmli论文的错引记录分析

3.1错引记录样本的总体分析

3.1.1正确引用与错误引用频次的时间序列分析

3.1.2错引记录的类型分布

3.2错误引文网络分析

3.2.1错误引文网络展示

3.2.2错误引文网络中的引文失范行为

4.引文失范行为的科学社会学分析

4.1错引记录的引文动机分析

4.2引文失范行为发生的原因

4.3引文失范行为的影响

5.结论与建议

5.1对错引现象和错误引文行为研究的结论

5.2限制失范引文行为建议

6.后续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选题源于导师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时的一个意外发现。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制的网络扩展版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以下简称SCI)数据库是科学计量学研究数据的重要来源。在利用SCI数据库检索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的被引用情况时发现,有一篇1970年发表的署名Laemmli U.K.的论文总被引频次极其高,已经超过19万次。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引用Laemmli论文的记录中,竟然出现了大量的错引记录,共计518种错引类型,4133条错引记录。如果说,同一错误引文出现两三次,可以用引用者的疏忽来解释,那么相同错误引文的重复多次出现就无法用“疏忽”来解释了。这种异常情况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推测,是科学家的引文失范行为:引用者在没有阅读原始文献的情况下,“复制”了其他论文文末的参考文献。 如此频次之高的错引记录数量,如此种类之多的错引类型,成为研究科学家引文失范行为的一个绝佳的样本。运用引文网络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对Nature上这篇高频引用论文的错引记录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如此类型之多、频次之高的错引记录是由科学家群体的引文失范行为所造成的。 第二、错引记录所反映出的引文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引文复制”和“引而不注”。 第三、引文失范行为破坏了科学承认的秩序,影响了学术交流,并最终损害科学共同体的根本利益。因此,引文规范问题应引起科学家和期刊编辑人员的高度重视。

著录项

  • 作者

    钟镇;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立明;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科学学;
  • 关键词

    学术交流; 引文复制; 失范行为; 科学秩序;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0:4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