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规划视角的豫北平原区村镇节地技术研究——以河南省淇县北阳镇为例
【6h】

基于规划视角的豫北平原区村镇节地技术研究——以河南省淇县北阳镇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土地资源目前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在村镇建设中,用地布局分散,村内存在大量的闲散地、废弃宅院;村镇规划滞后、管理混乱,致使出现了一大批“空心村”、“路边店”,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节地意识不强、节地措施和技术严重滞后。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节地理论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相关理论和概念。基于规划视角的节地技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在宏观上通过村庄布局进行节地研究;(2)在微观上通过村庄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设施以及各类用地的面积,以达到节地的效果;(3)村镇节地保障技术研究,通过宏观法规政策和微观技术两个层面的分析,研究节地保障技术。
   在村庄布局节地研究上:首先,通过构建村庄综合发展潜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指数法计算每个村庄的综合发展潜力,根据综合发展潜力对研究区域内的村庄进行排序。综合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进行规划建设,发展潜力较小的村庄则予以拆迁。在研究中,综合发展潜力超过60分的确定为中心村,小于60分的确定为搬迁村,以此形成村庄布局的初步方案;然后,通过耕作半径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方案;最后,通过计算北阳镇建设前和建设后总的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减额,来衡量节地效果。
   在微观村庄建设节地技术研究上:首先,研究村庄建设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等原则;其次,对村庄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研究村庄建设中各类用地的面积、各类设施的配置等;最后分析采用节地技术后的节地效果。
   从宏观和微观分析村镇节地保障技术,在宏观上通过政策法规、资金筹集等,在微观上通过控制建设、勘探规划等分析村镇节地保障技术,为节地方案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本文选取北阳镇和北阳镇的高楼新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对北阳镇65个村庄进行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确定中心村和搬迁村,并以耕作半径对此方案进行修正。通过村庄布局节地技术实施,北阳镇可以节约建设用地339.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79.34平方米。在高楼新庄建设中,研究住宅排列方式、各类用地的面积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等,进行节地建设,通过节地技术的应用,高楼新庄可节约建设用地9公顷,其中住宅用地减少10.78公顷、公共绿地增加1.88公顷、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0.8公顷、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减少0.9公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