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狼疮平颗粒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6h】

狼疮平颗粒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综述

1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研究概况

1.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

1.2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2狼疮平颗粒剂处方的组成分析及制剂方法

2.1处方组成

2.2根据中医药理论对处方的论述

2.3处方中单味药的现代研究

2.4剂型选择及制剂方法

3狼疮样小鼠造模方法及检测指标的选定

3.1造模方法的确定

3.2指标选定原则

第二章狼疮平颗粒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1.最大给药剂量试验

2.狼疮平颗粒剂对狼疮样小鼠的治疗作用

3.狼疮平颗粒剂对家兔Arthus反应的影响

4.狼疮平颗粒剂对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影响

5.狼疮平颗粒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6.狼疮平颗粒剂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7.狼疮平颗粒剂对2,4-二硝基酚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第三章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侵犯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病人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为标准,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临床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药物、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三种:一是纯西医治疗法,二是中医治疗法,三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纯西医治疗法长期大量地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副作用和并发症。中医药对于SLE的治疗因其疗效明显而得到肯定,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 狼疮平颗粒剂是由广豆根、三七、女贞子、秦艽、防风等17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清热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本课题旨在研究狼疮平颗粒剂对狼疮样小鼠的治疗作用,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抗炎、解热、镇痛作用等。 1.在实验中通过给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2.5 mg/kg),可获得与人类临床特征相近、诱因、性质相似的小鼠SLE模型。并选取狼疮平颗粒剂高、中、低三个剂量进行研究,通过不同剂量药物作用后,对小鼠的血清学及形态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狼疮平颗粒剂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确有疗效,能使自身抗体强度减弱,并对关节、肝、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通过对Arthus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实验研究表明,狼疮平颗粒剂对变态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3.通过抗炎、解热、镇痛实验,证明狼疮平颗粒剂能延长热板法致痛小鼠的痛阈值,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降低大鼠2,4-二硝基酚致热时的体温,表明狼疮平颗粒剂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结果表明,狼疮平颗粒剂对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确有一定的疗效,作用机理可能在于改善免疫机能。本文研究结果为将狼疮平颗粒开发成为新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