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素水平及调制方式对广昌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h】

氮素水平及调制方式对广昌晒红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氮素基本生理功能

1.2 烟草氮素营养研究现状

1.2.1 氮素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氮素在植株内的积累和分布

1.2.3 氮素对烟草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

1.2.4 氮素营养对烟草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2.5 氮素营养对烟草碳氮代谢的影响

1.2.6 氮素对烟草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1.2.7 氮素营养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8 氮素营养对烟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2.9 氮素的吸收、分配规律

1.2.10 烟田土壤氮素移动和利用率的研究

1.3 晾晒烟的研究

1.3.1 晾晒烟的调制

1.3.2 晾晒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现状

1.3.2 不同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1.3.4 研究展望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氮素水平

3.1.1 试验基本情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有关指标的计算与统计方法

3.2 调制方式

3.2.1 试验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4 有关指标的计算与统计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氮素水平

4.1.1 不同氮索水平植物学性状的比较

4.1.2 不同氮素水平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4.1.3 不同氮素水平肥料利用率的比较

4.1.4 不同氮素水平产量产值的比较

4.1.5 不同氨素水平调制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

4.1.6 不同氮素水平烟叶香味物质的比较

4.1.7 不同氮素水平烟叶感官质量的比较

4.2 调制方式

4.2.1 晒红烟调制过程中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4.2.2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产量产值的比较

4.2.3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

4.2.4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烟叶香味物质的比较

4.2.5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烟叶感官质量的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氮素营养

5.1.1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植物学性状的影响

5.1.2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5.1.3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干物质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5.1.4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1.5 不同氮素水平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香味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5.2 调制方式

5.2.1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调制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5.2.2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6.2.3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5.2.4 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调制后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针对江西省广昌县晒红烟氮用量过大,调制不规范造成的烟叶颜色偏深,烟碱含量过高,烟气劲头和刺激性过大,烟叶失去晒烟香气特征而具有明显的晾烟气息的现象,探索了氮用量对广昌晒红烟氮肥利用率、调制后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调制方式对广昌晒红烟调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及调制后烟叶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随着氮用量的增加,晒红烟中、上部叶长、宽和叶面积明显增大,叶片和茎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烟叶产量、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增加;在氮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常规裸地栽培相比,覆盖地膜栽培显著促进了叶片的扩展、茎和叶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烟叶的产量和产值。随氮用量增加,晒红烟氮肥利用率下降,且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氮用量同为240kg/hm2,地膜覆盖栽培较常规裸地栽培氮肥利用率提高了9.77%。氮用量在210~270kg/hm2之间,氮肥生理利用率差异很小,相同施氮量盖膜与不盖膜氮肥生理利用率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氮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相同施氮量不盖膜处理这2项指标显著低于盖膜处理。随氮用量增加,烟叶烟碱含量提高,上部叶增加幅度大于中部叶;上部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中性香味物质总量、感官质量均随氮用量增加而提高,中部叶各类香味物质含量及感官质量均以氮用量240kg/hm2为最高,相同氮用量下盖膜较不盖膜明显提高了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因此,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广昌晒红烟适宜氮用量为240kg/hm2。
  2.不同调制方式对晒红烟主要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晒制较晾制促进了淀粉降解,减少了物质消耗,提高了烟叶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含量,在调制0-6天(变黄期)上部叶晒制和常规调制总糖分别减少了49.21%和55.45%,中部叶总糖分别减少了47.29%和52.88%;晒制促进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降解,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提高了61.87%,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大幅度提高,晒制烟叶香气质、余味改善,香气量及感官质量总分提高,特别是中部叶;晒制烟叶产量、商品等级提高,烟叶均价及产值显著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