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旅游视野下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
【6h】

旅游视野下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1.1 森林公园

1.1.2 植物景观

1.2 国内外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2.1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2.2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概况

1.3 森林公园景观的发展趋势总结

1.3.1 理念转变,从人造景观向生态景观转型发展

1.3.2 主体丰富,从单一景观向多元化景观转型发展

1.3.3 特色发掘,从大而全向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发展

1.3.4 深入互动,从观光游览向互动式体验观光发展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实地调查法

3.2.2 文献资料查阅法

4.1.1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条件

4.1.2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现状

4.1.3 森林旅游发展优势

4.2 具茨山森林公园主要植物景观

4.2.1 主要植物景观

4.2.2 主要景区植物景观现状

4.3 具茨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类型

4.3.1 常绿植物景观类型

4.3.2 落叶植物景观类型

4.3.3 彩叶植物景观类型

4.3.4 花果植物景观类型

4.4 具茨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特征

4.4.1 植物景观呈梯度分布

4.4.2 植物景观类型多样

4.4.3 植物景观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为辅

5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5.1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各评价指标含义及评分标准

5.3 判断矩阵的建立、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4 植物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5.4.1 定量指标的分值计算

5.4.2 定性指标的分值计算

5.4.3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分值的确定

5.4.4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分值的分析与讨论

6 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与改造

6.1 植物景观优化与改造原则

6.2 植物景观优化与改造建议

6.2.1 引进珍稀植物资源,提高植物资源质量

6.2.2 营建季相变化的景观林分,注重植物景观的色彩搭配

6.2.3 丰富森林公园植物种类,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

6.2.4 增加植物景观的观赏性,提高植物景观的视觉质量

6.2.5 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宣扬炎黄文化

6.2.6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构成稳定清晰的复层植物景观

6.2.7 重视乡土植物资源的利用,增加乡土树种比例

6.3 主要景点植物景观的优化与改造

7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森林植物是森林公园的基础与核心物质,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评价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是全面、正确评价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前提之一,有利于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植物景观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旅游角度考虑,以提高森林游憩价值为目的,建立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与改造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的类型与特征。森林公园共有主要高等植物81科、225属、301种,其中有5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区内共12处主要植物景观。植物景观类型有常绿植物景观类型、落叶植物景观类型、彩叶植物景观类型、花果植物景观类型。植物景观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包括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本植物形成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以天然林为主,人工林为辅,植被群落类型为天然植被群落类型和人工植被群落类型。
  (2)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从旅游角度出发,从植物景观的质量、空间格局、生态性、社会性四个方面选取了15个与森林旅游关系密切的评价指标,包括8个定量指标和7个定性指标,并创新性地将植物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
  (3)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得出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评价分数值为4.5287,综合评价值为45.29%,景观质量等级为Ⅲ级,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植物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得分最高,植物景观的社会性特征得分最低。在15个评价因子中,得分较高的指标有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景观多样性、植物景观均匀度;得分较低的指标有植物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植物资源的珍稀性。
  (4)提出优化和改造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议。基于评价结果,从引进珍稀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季相、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度、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性、重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增大乡土植物资源的利用这些方面,探讨了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景区提出了改造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