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豫南稻区机直播中籼稻优质丰产品种筛选
【6h】

豫南稻区机直播中籼稻优质丰产品种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水稻机械化发展现状

1.3 国内水稻机直播的发展现状

1.4 我国水稻机直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豫南稻区水稻种植现状及机械化程度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41个中籼稻的生育期对比

4.2 41个中籼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4.3 41个中籼稻品质对比

4.4 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性分析

4.5 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4.6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分析

4.7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生育期和稻米品质比较分析

4.8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抗倒伏性比较分析

4.9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抽穗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对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4.10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千物质积累累、运转差异及与抽穗期冠层温度、冠气温差相关性分析

4.11 不同类群水稻品种上、下位叶片SPAD值及SPADL4-L3差值差异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为探讨豫南稻区单季中籼杂交稻品种的共性特征,筛选出适宜优豫南稻区机直播的质丰产品种,本研究利用41个中籼杂交稻品种,在大田机直播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中籼杂交稻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稻米品质、抗病性、抗倒伏性、叶片SPAD值、SPADL4-L3差值、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与冠层温度、冠气温差相关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1个中籼杂交稻以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可分为5大类。第Ⅲ类群水稻品种产量、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类群,产量达11081.28kg/hm2,每穗粒数达169.72粒;第Ⅳ类群水稻品种生育期显著低于其他类群,而其他四个类群间无显著差异;第Ⅲ类群水稻品种与其他类群相比,其整精米率较高,垩白度、垩白粒率较低,表现为整精米率达49.70%,垩白度为5.4%,垩白粒率为19.98%;除第Ⅰ类群水稻品种感稻瘟病、纹枯病较重外,其他类群水稻品种对此两种病害感病率均低于10.00%,且仅有第Ⅰ类群水稻品种中出现倒伏;抽穗期冠层温度与冠气温差仅对第Ⅰ类群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第Ⅳ类群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有影响,而对第Ⅱ、Ⅲ、Ⅴ类群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稻米品质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第Ⅲ类群水稻品种收获指数显著高于第Ⅱ、Ⅴ类群水稻品种,与第Ⅰ、Ⅳ类群水稻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且冠层温度、冠气温差与不同类群水稻品种间茎鞘物质转运率、茎鞘物质贡献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不同类群水稻品种叶片SPAD值及SPADL4-L3差值方面,第Ⅰ、Ⅱ、Ⅲ、Ⅴ类群水稻品种表现为氮肥营养供应良好,而第Ⅳ类群水稻品种氮肥营养供应明显不足。因此,综合上述结果,筛选出第Ⅲ类群水稻品种:钱优930、广两优5号、Y两优2号、Y两优900、荃早优丝苗、新两优611共6个品种为适宜豫南稻区优质高效水稻品种。该类群水稻品种共性特征为穗多产量高、整精米率高、垩白度和垩白粒率低、生育期中等、抗病性较好、收获指数高。在田间栽培管理方面,可根据水稻冠层叶片SPAD读数值、SPADL4-L3差值反映田间氮肥供应状况,还可根据群体冠层温度及冠气温差来判断稻株与土壤水分充足与否,从而进行合理、科学的田间管理。

著录项

  • 作者

    任翠;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种业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全志,欧阳由男;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210.351;
  • 关键词

    籼稻; 杂交育种; 品种筛选; 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