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隐自尊的方法效度研究及理论假设检验
【6h】

内隐自尊的方法效度研究及理论假设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内隐自尊的涵义及分类

1.1.1实验性内隐自尊效应(Experimental implicit self-esteem effects)

1.1.2原生内隐自尊效应(Naturally mediated implicit self-esteem effects)

1.1.3次级内隐自尊效应(Second-order implicit self-esteem effects)

1.2内隐自尊的测量

1.2.1内隐联想测验(Implocit Association Test,以下简称IAT)

1.2.2其它测量内隐自尊的方法

1.3国内外内隐自尊的研究现状

1.3.1国外的研究

1.3.2国内的研究

1.4问题的提出

2.实验1

2.1方法

2.1.1被试

2.1.2实验设计

2.1.3工具

2.1.4程序

2.2结果

2.2.1结果的预处理

2.2.2内隐自尊效应

2.2.3外显自我评价

2.2.4内隐自尊效应和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

2.2.5外显自我评价的方差分析

2.3讨论

3.实验2

3.1方法

3.1.1被试

3.1.2实验设计

3.1.3工具

3.1.4程序

3.2结果

3.2.1结果的预处理

3.2.2内隐自尊效应

3.2.3成败操纵的效果

3.2.4满意度变量的方差分析

3.2.5再次从事该任务愿意程度变量的方差分析

3.2.6坚持性变量的方差分析

3.3讨论

4.总结

4.1结论

4.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首先对内隐自尊的涵义、分类、测量方法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然后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内隐自尊并展开了两项实验研究。  通过操纵被试在不同的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来考查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被试进行成败操纵来检验内隐自尊的缓冲器假设。这表明内隐自尊可能并非具有缓冲作用,而是具有滤波作用。较之于低内隐自尊者,在应对压力或威胁时高内隐自尊者能够更多地过滤负面效应。据此,在研究中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滤波器假设。最后,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