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析
【6h】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及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知识分子的界定

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演进

(一)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政策

1、对知识分子实行“包下来”的政策

2、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二)1956年——1957年上半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1、“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1957年下半年——1962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1、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错误判断

2、“又红又专”

3、“脱帽加冕”

(四)1962年——1976年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1、“打倒反动学术权威”

2、“两个估计”

(五)1976年——现在的知识分子政策

1、对知识分子的拨乱反正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教兴国”

三、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生曲折的原因

(一)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错位的原因

1、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失误

2、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判断的双重标准的影响

3、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认识

4、党内长期存在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

5、国际因素的影响

(二)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整原因

1、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判断

2、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四、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进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知识分子观

(二)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

(三)政策制定必须科学化、民主化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和复杂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但是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客观需要,而且对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演进过程:从1949年到1956年,党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并从工作安排、政治待遇思想改造等方面积极落实这一政策。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党在对知识分子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作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从1957年下半年到1962年,由于党对知识分子的估计出现了偏差,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出现了错位。党虽然在1962年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调整,但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1962年到1976年,由于党“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党对知识分子的估计和政策出现了严重错误,并在“文革”期间达到顶峰,造成知识分子工作的严重失误。从1976年到现在,通过拨乱反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出现错位,主要原因在于党的“左舻倾错误的发展: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错误判断,把知识分子个人的成分和知识分子的家庭出身混为一谈:毛泽东的“皮毛论”和党内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倾向以及国际情况的影响加强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敌视倾向。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科学分析上以及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党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知识分子政策。 回顾建国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演进历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党必须树立正确的知识分子观;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制定政策时,切实实行科学化、民主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