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堵口:南京国民政府关于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
【6h】

黄河堵口:南京国民政府关于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黄河决口的危害及政府应对

(一)黄泛区的形成

(二)黄河决口造成的危害

(三)黄河决口后政府的应对

二、黄河堵口问题

(一)黄河堵口问题的提出

(二)国际社会的援助

(三)黄河堵口过程

(四)黄河堵口中的工赈

(五)堵口工程的曲折性

三、黄河堵口工程的现代化因素

(一)先进的治水理念在黄河堵口工程中得到应用

(二)现代化施工机械在堵口工程中发挥作用

(三)现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四)新技术在保留水利资料中的运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38年6月,黄河在花园口决口,以水代兵,阻敌西进,为国民政府的持久抗战赢得时机;但黄河决口泛滥也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其因战争而起却又因战争期间无法解决。抗战胜利后,黄河堵口便成为解决这一系列战争遗留问题的关键,也是战后复员工作中心的首要任务,围绕着这一水利史上空前巨大的黄河工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秉承善后救济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物资和技术上的援助,上自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下至县乡地方政府全方位参与了黄河堵口,地方民众尤其是黄泛区灾民以工赈形式在黄河堵口工程中获得救济。国际社会的援助、国家包括地方政府的督导,以及民间社会的广泛参与,促成了黄河堵口的成功。黄河堵口工程也凸显诸多现代化因素。尽管在黄河堵口进程中,各种不利因素曾导致堵口工程几度失败,进展曲折,但在应对重大灾害的举措层面上,黄河堵口体现出国际、国家、民间三方的良性互动,不失为一个成功的范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