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左侧内关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6h】

针刺左侧内关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脑梗死

1.1 传统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2.1 脑心综合征概念

2.2 脑心综合征发病机制

2.3 脑心综合征的治疗

3.心率变异性

3.1 心率变异性的生理基础

3.2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方法

3.3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

4.2 针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HRV的影响

4.3 针刺对非心血管疾病患者的HRV影响

试验研究

1.试验资料

1.1 试验工具

1.2 患者来源及其资料

1.3 试验环境及注意事项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分期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剔除标准

3.试验方法

3.1 动态心电记录仪检测方法

3.2 针刺方法

3.3 试验流程

3.4 数据导出

4.统计学处理

5.研究结果

5.1 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内关穴TP、LF、HF的变化

5.2 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内关穴HF%、LF%、LF/HF的变化

5.3 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内关穴RMSSD、SDNN的变化

讨论

1.选题依据

1.1 内关穴

1.2 HRV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HRV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2.针刺内关穴与HRV的相关性

3.结果分析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针刺左内关穴,观察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TP、LF、HF、HF%、LF%、LF/HF的相应变化,分析内关穴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梗死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提供新的单穴治疗方案。
  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试验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女患11例,男患1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4.62±5.35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11.36±1.92天。针刺左内关穴,使用动态心电记录仪(medilog(@)AR12)监测HRV指标,记录针刺前、针刺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的SDNN、RMSSD、TP、LF、HF、HF%、LF%、LF/HF数值。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中的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分析针刺前后5min五个时间点HRV的变化,其中RMSSD、SDNN采取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TP、HF、LF、HF%、LF%、LF/HF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HRV时域指标:SDNN在行针时与针刺前比较,数值增加(P<0.05);RMSSD在针刺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2.HRV频域指标:TP在五个时间点间比较,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HF、LF及HF%在针刺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分钟与针刺前比较,数值变化明显,并表现为下降趋势(P<0.01);LF%在针刺前后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针刺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5min与针刺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
  结论:
  1.针刺左内关穴可抑制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迷走神经活性。
  2.针刺左内关穴可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
  3.针刺左内关穴可调节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