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
【6h】

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质量控制

2.4 统计处理

3 结 果

3.1 一般情况

3.2 单因素分析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

3.3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先兆流产影响因素

3.4 妊娠结局随访结果

4 讨 论

4.1 孕妇一般情况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2 母体既往疾病史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3孕产史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4 孕前健康体检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5负性生活事件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6 妊娠期压力源对先兆流产的影响

4.7 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对先兆流产母婴的潜在危害

4.8 妊娠结局

5 护理应对策略

5.1 提高孕妇自身保健意识

5.2增强家庭及社会对孕妇的关怀支持度

5.3 加强医护人员对孕妇的心理咨询治疗意识

5.4 减少放射线及药物的接触,做好防护措施

5.5 开展饮食文化健康教育指导

6 结 论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7.1研究不足

7.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 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评估先兆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强度;纵向随访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为先兆流产的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病例组选取河南省开封市妇产科医院产科门诊现患先兆流产的孕妇;按照1:1匹配原则,每个病例配一个对照,匹配变量为年龄(≤3岁)、民族、居住地,对照组均来自于同期参加正常孕期检查的孕妇。根据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对照组和病例组各取172例,于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调查先兆流产的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人口学及职业特征资料。②自制孕妇既往健康状况调查表,评估孕妇身体健康状况。③孕妇生活事件量表(LESPW),了解生活事件对先兆流产的影响。④妊娠期压力量表(PPS),调查孕妇心理压力对先兆流产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评估指标包括:新生儿出生时情况、早产、流产、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等。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的资料收集采取面对面访谈法。妊娠结局的随访采用院内随访和电话随访两种方法。应用EpiData3.1数据库进行双输录入、逻辑比对纠错,以保证质量控制;用SPSS17.0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条件Logictic回归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a入=0.05,a出=0.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计算各影响因素与先兆流产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CI。
  结果:
  1本研究有效调查344例,病例组和对照组各为172例,平均年龄(27.46±4.41)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匹配变量年龄、民族、居住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2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单因素分析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般情况对先兆流产的影响:孕妇的职业、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史与家族流产史对先兆流产的影响:两组在自然流产史、既往人流史、以及母亲及直系亲属有无流产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次在三次以上更容易发生先兆流产(P<0.05)。孕妇既往疾病史对先兆流产的影响:妊娠前有妇科炎症、子宫附件囊肿等疾病,妊娠期有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症等以及有无孕前健康体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孕妇生活事件对先兆流产的影响:孕妇自身的不良情绪变化和作压力,以及对胎儿的担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压力源对先兆流产的影响:先兆流产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的主要危险压力来源为担心胎儿能否正常分娩、担心早产、担心胎儿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史、人流史、孕前妇科炎症等疾病史、妊娠期内分泌疾病、负性生活事件、妊娠期压力源是先兆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前健康体检是其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805、3.251、5.344、4.157、1.315、1.373、0.487。
  3妊娠结局随访结果显示
  两组在胎膜早破、早产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兆流产者更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和早产。且早产孕周多发生在怀孕的34~37周(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兆流产组的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分别为12.35%、4.12。
  4护理应对策略
  先兆流产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的流产史是发生先兆流产的很重要的因素,孕前疾病史和妊娠期疾病对先兆流产有不理影响,孕妇在妊娠期经历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和妊娠期压力源促使先兆流产发生。根据先兆流产存在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应对策略,从而预防先兆流产发生。
  对妊娠结局进行队列研究的分析结果,先兆流产组的流产率高于对照组,且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早产。医护人员应当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对其心理疏导的护理,提高继续妊娠率。在病例组怀孕的34-37周时重点预防新生儿早产的发生,从而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结论:
  1先兆流产受躯体健康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和不良孕产史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社会心应激因素已经是先兆流产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心理护理在先兆流产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2流产史是先兆流产发生的很重要的危险因素,自然流产史、人流史与先兆流产发生有关联。
  3孕前疾病史、妊娠期内分泌疾病与先兆流产发生密切相关,孕前健康体检是其保护因素。
  4先兆流产组的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先兆流产孕妇发生新生儿早产和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先兆流产的预防与控制是围产期妇女保健的工作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