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汽车产业为例
【6h】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汽车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二、国内产业转移理论

三、汽车产业转移相关研究

第三章 河南省汽车产业地位分析

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二、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第四章 汽车产业转移的现状研究

一、国际汽车产业转移

二、国内汽车产业转移

三、我国汽车产业转移的类型及动因

第五章 河南省承接汽车产业转移分析

一、承接转移的条件

二、河南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问题

第六章 河南省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措施

一、重点承接和发展乘用车整车制造产业

二、以东风日产郑州基地投产为契机,完善产业基础,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三、加大对南阳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支持,向南融入中部产业集群

四、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研发同主要合资品牌车型配套的零部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告别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时代,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结构也进入转型调整时期。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红利消失、要素资源约束趋紧,产业转移现象开始出现。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因此本轮产业转移突出表现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种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利用自身优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连续多年产销量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过去,我国的汽车产业大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最近两年,新增的汽车制造厂逐渐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转移的趋势。河南省区位优势突出,具有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汽车零部件产业更实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主动承接东部地区的汽车产业转移,能够推动河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因此,研究河南省如何承接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本轮产业转移,明确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河南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的问题,说明了研究的思路。接下来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同时结合汽车产品生命周期、汽车产业发展阶段和汽车产业转移历史阶段等理论,对下文论述河南省如何承接产业转移作出了理论的铺垫。第三章分析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将河南省汽车产业放在全国的范围内分析,指出了当前河南省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地位。第四章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经验和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论述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发生转移,从国际经验来看,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转移现象,其与人均GDP、千人汽车保有量等指标密切相关;从国内实际来看,近两年来新增的汽车制造工厂绝大部分都布局于中西部地区,现实中已经开始转移。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动因,即当前我国汽车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增量转移,是一种市场推动型的产业转移。未来,产业转移更多表现为存量转移,是成本约束型的产业转移。第五章是对河南省承接汽车产业转移的分析,从宏观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来说明河南省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同时指出了当前河南省尚存在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第六章依据上一章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地给出了发展措施,包括重点承接乘用车整车制造业、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研发同主要合资品牌车型配套的零部件、以东风日产郑州基地投产为契机,完善产业基础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