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共存的原因探析
【6h】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共存的原因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高校教育现状的研究

三 关于区域发展差距与就业难关系的研究

四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基于开封市三所高校的就业问题调查

一 调查方法

二 调查结果

三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关于企业用工荒的研究--企业招工相关数据分析

一 企业用工情况分析

二 企业招聘方式的情况分析

三 企业考核应聘人员方式的情况分析

四 企业用工荒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 就业难与用工荒共存的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搜集的就业信息与企业的招聘信息不对称

二 企业的招聘途径和大学生的择业途径不对称

三 企业提供的待遇条件和毕业生的预期不对称

四 大学生的求职岗位与企业的需求不对称

第六章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矛盾现状的建议

一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二 企业应加强与大学生的就业信息交流

三 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择业及企业招聘的引导与监管

四 大学生应加强提升就业能力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两者共存的现象并非简单的“学生学难所用,企业求贤若渴”的供需不匹配,其“难”和“荒”有深层次、结构化的原因。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均衡,导致劳动力集中向一个地区流动,出现矛盾;还有的认为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是导致人才不能自由流动的原因;某些心理学家则认为,大学生抱有不正确的“选择性失业”心理,缺少正确的择业态度;有的教育学家则提出,教育改革不善、高校课程与社会实践脱节是该问题的本质原因。
  本文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入手研究,研究对象为大学生群体和企业群体的经济行为,例如研究大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接受家庭教育形成的就业观念等思想对就业难的影响,研究企业的用工现状以分析企业的招聘渠道和用人制度等意愿对用工荒的影响,并将大学生与企业的行为从掌握信息不对称、招聘与择业途径不对称等多个共同的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就业难与用工荒共存的原因。同时,本文亦采用实证研究,采用实地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难相关问卷调查,以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
  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首先阐述就业难与用工荒的意义,即第一,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症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问题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解决该问题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帮助企业改善经营。同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背景:最早,在“计划分配”到“双向见面,供需选择”的过渡时期,就业难现象便初现端倪;接着,到全国高校大量扩招时,大学生数量增多,岗位供不应求,加剧了就业难;与此同时,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升级至资本密集型,用工荒亦从沿海地区扩散至内陆地区,从民工荒发展到“大学生荒”,岗位空缺率逐渐增大,就业难与用工荒共存的现状越来越严峻。
  论文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例如,有的经济学者从劳动力市场现状的角度,提出了劳动力二元市场分割理论,论述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对就业问题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目前高校的理论教育基础薄弱,缺少实践教育与就业指导是导致就业难的症结。有的学者从用人单位这一角度出发,论述用人单位的择人意向对大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问题的影响。有的学者则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入手,描述城乡差距、行业差距、产业差距等不平衡对该论题的影响。接着,笔者分析了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其多是从宏观性、理论性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全国的就业现状、区域经济、高校教育现状为背景,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在客观的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原因。已有学者的论述多从宏观的经济环境入手分析,偏于理论性,缺少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本文则侧重于微观角度,在共同维度上对比分析企业及大学生群体的经济行为及意愿对就业难及用工荒矛盾共存的影响,归纳出其在公共经济学理论中的规律。
  论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为有关大学生就业难问卷调查情况和企业用工荒
  的数据情况。首先,为了了解时下大学生对就业难的看法,笔者设计了一份大学生就业难调查问卷,并在开封市里三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实地抽样调查及访谈。调查内容为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家庭组成和专业等)及就业信息(包括就业准备、预期待遇、理想职业等)。其次,经分析调查结果得到关于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即:第一,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的态度不端正;第二,部分大学生因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形成了不良择业观;第三,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风险高,不愿尝试自主创业。在第四部分中,笔者查阅了统计署网站、企业招聘调查报告等资料,搜集了近年来企业招聘的人员数量、招聘渠道、空缺岗位类别、考核方式、用人制度等信息,通过分析资料得到关于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例如许多企业并未和大学生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未提供应有的员工保障,导致大学生不愿应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未建立合理的招聘考核机制,例如只将笔试作为单一的考核形式,从而难以甄别出优秀的人才。
  论文的第五部分对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共存的原因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接着,本文亦将这些个体行为提炼到公共经济学的层次上,笔者认为,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共存的矛盾亦是由于政府的引导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存在错位。在这一章节,笔者通过几个共同的维度,分析了用工荒与就业难共存的原因:第一,大学生搜集的就业信息与企业的发布的招聘信息不对称,大学生无法掌握企业发布以外的信息;第二,企业的招聘渠道与大学生的择业途径不对称,出现错位;第三,大学生对工作的预期和希望从事的岗位与企业能提供的待遇和岗位不对称。综上四个方面原因反映,就业难与用工荒共存的矛盾不仅是大学生及企业个体表面的行为错位造成的,更是由于政府的对劳动力市场的缺少正确的引导和监管,导致信息流通受限,因而,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对接。
  最后,笔者根据前文的分析,从高校、企业、政府和大学生四个主体入手,尝试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笔者建议:首先,高校需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其次,企业应多与大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建议政府可加强大学生与企业的就业信息交流及对劳动力市场的引导和监管,同时建议大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期在长远发展中能改善这一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