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俄传统重工业城市发展比较——以齐齐哈尔、哈巴罗夫斯克市为例
【6h】

中俄传统重工业城市发展比较——以齐齐哈尔、哈巴罗夫斯克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1章、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1.1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

1.1.1、重工业城市

1.1.2城市综合发展

1.1.3地区发展差异

1.2城市的发展理论演变

1.2.1古典劳动分工理论—城市发展理论的雏形

1.2.2区位理论

1.2.3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城市的解释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2国内研究现状

1.4研究方法及数据指标的选取

1.4.1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动态分析

1.4.2数据指标的选取

第2章 齐齐哈尔与哈巴罗夫斯克城市发展比较

2.1.齐齐哈尔与哈巴罗夫斯克市情况简介

2.1.1齐齐哈尔市

2.1.2哈巴罗夫斯克市

2.2齐齐哈尔与哈巴罗夫斯克差异比较

2.2.1区位差异

2.2.2经济发展差异

2.2.3文化发展差异

2.2.4社会发展差异

2.2.5生态建设差异

第3章、两市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

3.1区位影响

3.2产业机构组成及经济效率

3.3人力资源及成本差异

3.4社会综合方面

第4章、齐齐哈尔市发展对策

4.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4.1.1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和优化

4.1.2第二产业统筹发展。

4.1.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2.1拓宽城市交通网络

4.2.2构建城市信息网络平台

4.2.3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4.3加强对外交流

4.3.1加强省内及省际间的联系

4.3.2拓展国际间的交流

4.3.3 提高经济发展外向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1990年代后到今天,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伴随着国家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区域城市发展的不均衡与传统重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道路被国家所关注。东北地区的一些老工业城市,如齐齐哈尔,作为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城市,其工业及发展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曾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却显得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重新激发这些城市的发展活力,改善这一区域人们的生活,推进人民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实现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与我国毗邻的俄罗斯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剧烈社会变革,在最近二十年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俄罗斯是传统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他的变革发展之路与我国重工业城市发展有着自身的差异,也对我国重工业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积极借鉴的意义。如何看待这种差异,汲取别人发展的经验,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对中国每一个老工业城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数据对比下,审视两座城市各自的发展特征,进而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人口差别、基础设施、经济结构。同时也对齐齐哈尔市的未来发展思路及对策作出了简要的规划。
  本文在大量的数据支持下,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990年代以来齐齐哈尔市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发展速度仍显缓慢,其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在黑龙江作为副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再明显,对周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再显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齐市城市建设及相关保障也严重滞后于哈巴市,这也对人才的引进及招商引资起到阻碍。经济体制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其发展缺乏动力。
  不论是哈巴罗夫斯克市的发展经验,还是齐齐哈尔市发展取得的成绩都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差异都是不可避免的。哈巴作为俄远东的中心城市,其发展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点,也有着适合一般工业城市发展的普遍方式。比照自身的情况,有选择的吸收并争取看待齐齐哈尔已经取得的发展成绩,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发展方式多处战略性的调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缩小同先进城市的差异,最终实现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