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气管导管局部用药对BF形成及对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研究
【6h】

气管导管局部用药对BF形成及对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气管导管细菌生物被膜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关系研究现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参照有关文献提出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Ventilator-associatedLowerAirwayInfection,VALAI)的概念(包括VAP),着眼于目前临床研究热点,从致病菌可能来源入手去探讨VALAI的预防新策略。 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思路,选择呼吸加强监护病房(RICU)中MV超过48小时患者共38例并随机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9例。研究组于插管前在无菌条件下涂布按1:1比例混匀的红霉素软膏和盐酸环丙沙星软膏,用自制探针将上述抗菌药物均匀涂布于气管导管末端15cm长度管腔内、外表面和气囊表面,随后采用经鼻或经口插入法进行插管。标本采集与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保护性标本刷盲取(BPSB)技术分别于MV24-48h内、5d-7d、14d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室行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真菌涂片检查,用菌落计数≥103cfu/ml作为阳性截止点、真菌涂片两次发现菌丝作为标准以判断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情况。同时留取气囊上滞留物,送细菌室行定量培养和药敏试验。拔除的气管导管进行扫描电镜观察ETT-BF形态结构。临床资料:记录病人一般状况、基础疾病、发生VAP/VALAI时间、MV时间、胸片特点及变化、血象变化、体温、细菌定量分布、细菌药敏情况及临床治疗反应等。VAP和VALAI的诊断标准参照有关文献报道。 研究结果: 1.RICU38例MV患者69份气囊上滞留物标本中含有大量G+、G-菌和真菌,定量培养细菌密度高达103-109cfu/ml,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54.8%(46/84),而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达40.5%(34/84),真菌检出率20.2%(17/84)。 2.RICU中38例MV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65.0%(52/80),定量培养细菌密度高达103-109cfu/ml,真菌检出率为8.8%(7/80);另外B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三种主要致病菌构成分别为23.2%,21.4%,12.4%,A组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阴性率显著高于B组,阳性菌种以鲍曼不动杆菌占据优势(58.3%),部分球菌和杆菌较B组受到抑制。 3.A、B两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G-杆菌的耐药情况基本相似。两种主要致病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而对于其他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现象;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均较敏感。 4.扫描电镜观察到所有ETT标本都有BF形成。在MV7-8天时,A组BF形成不完整,表层细菌数量和细菌间纤维样物质明显少于B组。在MV14天左右的A、B两组标本中细菌数量则未见明显差别。 5.A组(研究组)患者在一周内VAP和VALAI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 研究结论: 1.ETT局部联合应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可显著减少MV患者早期(7-8天)BF细菌含量。 2.ETT局部联合应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MV患者一周内VAP发生率。 3.ETT局部联合应用抗生素可显著降低MV患者一周内VALAI发生率。4RICU中MV患者下呼吸道感染(VALAI)致病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有增多趋势,且为多重耐药菌,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