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紫杉醇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6h】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紫杉醇诱导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紫杉醇在涎腺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实验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hTNF-α联合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期为化疗与生物治疗联合应用治疗腺样囊性癌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1.1.实验材料: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新生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 1.2.药品: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紫杉醇(paclitaxel)。 1.3.实验动物:新生Balb/c乳鼠。 2.方法: 2.1.细胞培养:取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按常规贴壁细胞法于RPMI1640培养液中(含胎牛血清及双抗)在5%CO237℃的细胞培养箱内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同时原代培养鼠肺成纤维细胞(L929)作为对照。 2.2.实验分组:根据不同药物浓度分为9组,药物作用72h。①对照组:加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②T组:rhTNF-α终浓度为150U/ml;③T'组:rhTNF-α终浓度为:1500U/ml:④P组:紫杉醇的终浓度为0.0365μg/ml;⑤P'组:紫杉醇的终浓度为0.365μg/ml;⑥T+P组:含有终浓度rhTNF-α150U/ml和紫杉醇0.0365μg/ml;⑦T+P'组:含有终浓度rhTNF-α150U/ml和紫杉醇0.365μg/ml;⑧T'+P组:含有终浓度rhTNF-α1500U/ml和紫杉醇0.0365μg/ml:⑨T'+P'组:含有终浓度rhTNF-α1500U/ml和紫杉醇0.365μg/ml; 2.3.检测:①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调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③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④在电镜下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 研究结果: 1.形态学观察: 1.1.SACC-83细胞单层生长,胞体较大,呈上皮样多角形镶嵌状排列,可见较多核分裂像。加入TNF-α72h后,SACC-83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大多呈梭形或细长形,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形态相对规则,核浆比例减小。细胞堆集生长现象减少,大多散在生长,呈放射状、漩涡状分布,多边形镶嵌样生长状态逐渐消失。 1.2.L929细胞贴壁生长,呈漩涡状分布。细胞体呈梭形,胞质向外伸出2~3个长短不同的突起。 2.MTT法: 2.1.SACC-83细胞:细胞增殖抑制率T组为23.54%,T'组为22.41%,P组为41.42%,P'组为48.26%,T+P组为55.68%,T+P'组为57.86%,T'+P组为55.19%,T'+P'组为62.72%。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 2.2.L929细胞:细胞增殖抑制率T组为-0.98%,T'组为-8.06%,P组为17.44%,P'组为26.83%,T+P组为3.90%,T+P'组为21.26%,T'+P组为-0.61%,T'+P'组为20.96%。L929细胞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低于SACC-83细胞(P<0.05)。 3.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圆形、多边形,胞核圆形,居中,核分裂象易见。实验组中可见部分SACC-83细胞及细胞核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或边集,成块状或新月状,胞浆固缩。对照组的SACC-83细胞成片排列,细胞质及核染色质均匀,未见凋亡细胞。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实验组的SACC-83出现:细胞皱缩,胞体、胞核缩小,细胞表面纤毛丧失,染色质固缩,呈块状或颗粒边集于核膜内侧,电子密度增高,亦可见凋亡小体。对照组的SACC-83细胞成片排列,偶见凋亡细胞。 5.流式细胞仪分析: 5.1凋亡率:检测SACC-83细胞各组均有凋亡峰形成。其中对照组的凋亡率为3.90±0.40%,T组凋亡率为2.25±0.45%,T'组凋亡率为2.63±0.48%;P组凋亡率为12.17±1.92%,P'组凋亡率为16.12±2.03%;T+P组凋亡率为15.60土2.20%,T+P'组凋亡率为21.63±2.11%,T'+P组凋亡率为16.43±1.98%,T'+P'组凋亡率为25.25±4.35%。T+P'组与T'+P'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L929细胞各组无凋亡峰形成,其中对照组的凋亡率为0.83±0.08%,T组凋亡率为0.43±0.09%,T'组凋亡率为2.51±0.45%;P组凋亡率为3.03±1.02%,P'组凋亡率为1.57±0.85%;T+P组凋亡率为1.38±0.63%,T+P'细凋亡率为2.45±1.08%,T'+P组凋亡率为2.06±0.52%,T'+P'组凋亡率为2.44±1.85%。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 5.2细胞周期:SACC-83细胞加入紫杉醇的实验组G2M期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发生了明显的增多(P<0.05):P组G2M期细胞数占34.10±3.30%,P'组G2M期细胞数占41.77±7.70%,T+P组G2M期细胞数占44.57±8.18%,T+P'组G2M期细胞数占45.57±6.52%,T'+P组G2M期细胞数占44.70±4.25%,T'+P'组G2M期细胞数占47.03±2.40%;T组、T'组的G2M期细胞数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的G2M期细胞数比紫杉醇组有增多的趋势(P>0.05)。L929细胞中加入紫杉醇的实验组G2M期细胞较对照组与T组、T'组G2M期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紫杉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 结论: 1.TNF-α可以抑制SACC-83细胞增殖,除可诱导SACC83细胞发生凋亡以外,还对SACC-83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2.紫杉醇对SACC-83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紫杉醇抑制SACC-83细胞增殖的机制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关,使细胞发生G2/M期阻滞。 3.TNF-α联合紫杉醇对SACC-8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诱导凋亡都具有协同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