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6h】

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头针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将康复技术引入脑血管病的治疗已近半个世纪。但其效果直到近年来才得到循证医学证实并被学术界认可。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源于《内经》,又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展。近年来,人们开始探索头穴针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梗死,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两种治疗方法结合的时机及如何结合值得深入探讨。 目的: 1.通过观察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20天及30天的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以探讨其疗效及疗效与疗程间的关系。 2.观察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以全面评价临床疗效。 3.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案,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平均年龄63.16±8.66岁,随机分为两组,即头针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传统的神经内科治疗,共用药2周。同时两组均实施正规的康复训练,每次治疗1小时,每日1次,训练结束后均留训练作业,由他人协助病人完成。除此之外,治疗组于每日上午行头皮针治疗,留针6小时,间断行针,其康复训练应于头针治疗的第1小时完成,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20天及30天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 1.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治疗组①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10天,Fugl-Meyer评分(FMA)升高,p<0.05;治疗后20天及30天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②与治疗后lO天相比,治疗后20天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30天评分升高,p<0.01。③治疗后30天与20天相比,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 对照组①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lO天后FMA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0天后评分升高,P<0.01;治疗30天后评分升高,P<0.001。②与治疗后10天相比,治疗后20天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30天评分升高,P<0.01。⑧治疗后30天与20天相比,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 治疗后10天两组FMA差异没有显著性;治疗后20天及30天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30天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0天评分升高,P<0.05。 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 disturbance assessment)均明显减少,P<0.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30天评分减少,P<0.05。结论: 1.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2.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可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康复训练。 4 头针与康复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在一定时间内随疗程的延长而增加。 5 与单纯康复训练相比,头针与康复训练同步联合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起效快,疗效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