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内溶栓与浅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6h】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内溶栓与浅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多见,但现在的治疗无很明确的方法,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内给溶栓药物与常规的浅静脉溶栓药物来比较其临床疗效,找出更佳的治疗方法。 方法:所有入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导管内溶栓组与浅静脉溶栓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44例。年龄22~76岁,平均52.6岁。病程1~14d,平均7d。单纯左下肢71例,单纯右下肢7例,双下肢1例。中央型57例(72.2%),周围型1 5例(19.0%),混合型7例(8.8%)。 全组病人均有典型临床表现:下肢肿胀感、患肢较对侧粗肿、浅静脉扩张、皮温升高、肌张力升高、可伴有疼痛或腓肠肌压痛等症状、运动后症状加重。该病的疼痛可不严重,多为沉重感或钝痛,这种疼痛可采用卧床或抬高患肢得到明显缓解。慢性患者可有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ELISAD-Dimer阳性,亦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治疗方法导管内溶栓组:根据病情可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过滤器,应用溶栓导管行局部血栓内溶栓,尿激酶20万单位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30分钟注完,必要时第二天可重复一次;浅静脉溶栓组:尿激酶20万单位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30分钟从浅静脉注完,每日一次,共7天,两组患者均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q12h;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消栓通络胶囊1.11克,日三次口服,7~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院期间绝对卧床,患肢抬高25~30cm,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使血栓紧紧黏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避免用力排便、剧烈活动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每3~4d监测PT、APTT、INR、FIB,根据结果随时调整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用药量。并于治疗第10~14天(出院前5~7d)加用华法林2.5~3.75mg/d,约2~3d后再查凝血常规,调整华法林剂量使INR控制在2.0~3.0之间,停用低分子肝素,此时治疗已达疗程,患者可以出院。出院后要求至少口服华法林6个月~1年以上。结果:1、导管内溶栓组患者40例,显效24人,有效1 2人,无效4人,显效率60.0%,有效率30.0%,无效率10.0%,总有效率90.0%;浅静脉溶栓组39人,显效10人,有效11人,无效17人,显效率25.6%,有效率28.2%,无效率43.6%,总有效率53.8%。经χ2检验,总有效率导管内溶栓组和浅静脉溶栓组相比χ2=10.94,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导管内溶栓组优于浅静脉溶栓组。 2、下肢距髌骨上、下10cm2个部位的周径,两组肢围治疗前后均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比较,导管内溶栓组对肢围改善明显优于浅静脉溶栓组(P<0.05)。 3、导管内溶栓组40人,消肿时间<3天12人,3-5天12人,5-7天12人,无效4人;浅静脉溶栓组39人,消肿时间<3天2人,3-5天4人,5-7天12人,8-30天4人,无效17人。以消肿≤7天作统计学计算,导管内溶栓组40人,浅静脉溶栓组39人,有效率分别为90.0%、46.2%,x2=18.89,P<0.05,差异显著,导管内溶栓组优于浅静脉溶栓组。结论: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分析:明确的致病因素包括:①手术,术后止血药的使用及长期卧床均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②制动,肢体制动严重干扰了下肢肌肉通过静脉泵血回流的功能;③妊娠、产后,此外还与年龄、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口服避孕药、人种、血型等有关。本组患者有明确致病因素的占51.9%,其余病人无明确病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病因问题做了大量研究,特别是1993年发现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认为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基因疾病,已证实与在12条基因上约有400种突变相关。因此认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基因缺陷引起血液成分改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壁之间的协调发生紊乱或病理变化引起。 2、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内溶栓配合全身抗凝、改善循环综合治疗,能更好的的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加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