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6h】

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大鼠腹泻型肠易激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进一步观察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D-IBS)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服用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煎剂治疗,对照组服用得舒特治疗,两组均服药四周。观察记录治疗前后D-IBS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1)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P<0.05)。(3)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只在大便泄泻和腹痛两症状方面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在情绪抑郁或烦躁、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安全性评估:治疗组66例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54例患者中3例出现轻度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且均可耐受坚持治疗。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应用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D-IBS有显著疗效。其疗效优于得舒特对照组,研究结果从临床角度验证了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示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且有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价值。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实验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指标的观测,探讨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成熟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大剂量组(简称中药大剂量组)、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小剂量组(简称中药小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及改良Williams束缚应激法造模。造模第15天后开始治疗:中药大剂量组按30g生药/kg体重每日灌胃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煎剂1次,中药小剂量组按15g生药/kg体重每日灌胃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煎剂1次,得舒特组按30mg/kg体重每日灌胃1次。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均连续灌胃14天。末次给药后禁食24小时,灌服碳末后,断头取血,每只取血4ml,做以下指标测定:大鼠体重、血浆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小肠碳末推进率测定,肠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1)大鼠体重变化: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体重均较造模前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造模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大鼠小肠运动功能测定:模型组大鼠小肠运动功能亢进,小肠碳末推进率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3)对大鼠血浆MOT、VIP、SS影响:中药大、小剂量组与得舒特组的血浆MOT,血浆SS及血浆VIP(P<0.05)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各治疗组间血浆MOT、S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间血浆VI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4)肠粘膜组织学观察:用药后五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后分别在光镜下观察,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束缚应激刺激可引起大鼠小肠运动功能亢进,而当归芍药散合痛泻要方可调整胃肠动力及肠道水电解质的紊乱。其机制可能在于调节胃肠激素MOT、VIP及SS的分泌与释放,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效果更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