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压电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血流变变化及已酮可可碱干预作用
【6h】

高压电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血流变变化及已酮可可碱干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与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高压电电烧伤早期合并感染的机体内毒素水平、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对其的影响,为高压电烧伤后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成年健康家兔30只,雌雄不拘,雌兔未孕,体重2.5~3.5kg。随机分为高压电烧伤组(实验1组)、高压电烧伤复合内毒素组(实验2组)和高压电烧伤复合内毒素及己酮可可碱干预组(实验3组),每组10只。1%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剂量)于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剪去麻醉成功后的家兔左上肢(5×5 cm2)及右下肢大腿外侧(5×5cm2)的被毛,将10%硫化钠溶液均匀喷洒于剪毛区脱毛。将脱毛后的家兔置于室温20~25℃的实验室里,自然干燥。将麻醉、脱毛成功的家兔固定于绝缘兔台上,腹部朝上,将两个电极钢板(4.5cm2)分别固定于左上肢(电流入口)及右下肢(电流出口)外侧脱毛区。调额定电压至一万伏,电击5秒钟,实验通过电流为1.8±0.15A。电击即刻,家兔全身肌肉痉挛,解除电极后,局部皮肤周围与未接触面比较,皮肤、肌肉及韧带碳化,高压电烧伤动物模型复制成功。电后即刻(5分钟内)分别由耳缘静脉给1、2、3组家兔注射4ml生理盐水、3ml生理盐水+1ml内毒素(150EU/Kg)和1ml生理盐水+1ml内毒素(150EU/Kg)+2ml己酮可可碱(100mg)。注射完毕立即采血。由耳中央动脉采血,每只三次,每次4ml,3ml置于抗凝试管(30IU/ml肝素钠),1ml抗凝处理后置于内毒素管。三次采血程序相同。血样编号,实验室温度25℃左右,采血后0.5~1小时以内测定各指标。三个组均分为3个时相进行观测,分别为电烧伤即刻(给药后即刻)、电烧伤后4小时、8小时(分别记录为T0、T4、T8)。观测指标包括内毒素水平、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全血还原粘度等。所得数据列表,计量指标用-x±s列表表示,采用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分析均用SAS6.12统计学软件。 结果:实验2组内毒素水平在三个时相较实验1组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在T0时相,实验3组内毒素水平较实验2组无明显不同;在L4和T8时相,均明显降低。T0时相,180S-1,100S-1,50S-1,30S-1,10S-1,3S-1,1S-1切变率条件下,三组全血粘度值对应比较未见明显差别。T4和T8时相,三组全血粘度值对应比较,实验2组各切变率较实验1组都升高;实验3组各切变率较实验2组都降低。T0时相,180S-1,100S-1,50S-1,30S-1,10S-1,3S-1,2S-1切变率条件下,三组还原粘度对应比较,未见明显差别。T4和T8时相,还原粘度值对应比较,实验2组各切变率较实验1组都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别;实验3组各切变率较实验2组都降低。T0时相,三组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均无明显不同。T4和T8时相,实验2组较实验1组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均明显的升高;实验3组较实验2组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均明显的降低;红细胞压积均无明显不同。 结论:内毒素影响了高压电烧伤早期家兔的血液流变学性质,造成了机体进一步损害的发生。己酮可可碱可降低内毒素水平并减轻或阻断其对机体进一步损害。对高压电烧伤合并感染的患者,单纯使用抗生素对降低伤后早期高内毒素血症的作用往往并不明显,我们可以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能会达到更好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