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中CD80、CD80的表达
【6h】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淋巴细胞中CD80、CD80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有特征性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易复发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多表现为头皮及四肢伸侧红色斑块,表面覆银白色鳞屑,可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冬重夏轻,迁延顽固。主要病理表现为角质细胞增生分化异常,角质分化不全。常规的治疗往往起效较慢且易于复发。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但目前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多认为银屑病是一种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皮肤病,它的发病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失衡、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及转导失控以及特定基因表达异常密切相关,其中T淋巴细胞的异常浸润及活化是其主要原因.而共同刺激分子CD80、CD86是决定T细胞激活的关键因素。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第一信号是抗原呈递细胞(APC)上的MHC-Ⅱ类分子提呈特异性抗原短肽与T细胞受体结合此信号对T细胞活化是必需的,但不引起T细胞增生和分泌细胞因子;第二信号共同刺激信号(co-stimulating signal)是APC上表达的B7分子(CD80、CD86)与 T细胞表面的 CD28/CD152(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 antigen-4,CTLA-4)结合。共同刺激信号为T细胞抗原特异性激活所必需,启动、维持并调节活化级联反应,决定了T细胞是活化增值、抑制或转变为无反应状态甚至凋亡。故认为银屑病患者机体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细菌,病毒,或改变自身抗原)后,使局部组织的抗原呈递细胞充分活化表达B7分子增强,APC表面的B7分子家族和T细胞上的CD28/CTLA-4结合,通过共同刺激信号使免疫应答发生,从而诱发和维持银屑病角质细胞增殖分化异常、角质化不完全为主的病理改变,故以B7基因家族为主的协同刺激因子是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必要条件,在银屑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B7分子即CD80、CD86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也对病例组内不同分期的病例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同时期望以客观指标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方法:病例组:共39例,来自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均为临床症状典型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入选标准为:①有典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②排除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和其他严重系统疾病和慢性系统疾病。③近2周未外用糖皮质激素,近1月未接受系统的治疗,未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影响全身免疫功能的药物。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7-56岁,病程在7天-20年。并根据病情分为进展期组和静止期组,其中进展期组27例,静止期组12例。并依据临床表现进行PASI评分。
   正常对照组:共20例,均来自本院健康医护人员。经t检验,性别、年龄与病例组无显著差异。
   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表达的水平进行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两样本的秩转换非参数检验方法分别对寻常型银屑病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以及病例组中进展期组与静止期组之间CD80、CD86血清水平表达有无统计学差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检验水准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运用两变量等级相关分析(spearman)法分别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CD80、CD86的血清水平表达与临床严重程度(PASI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80、CD86在寻常型银屑病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μ1=-2.394 P<0.05;μ2=-4.244 P<0.01)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组与静止期组之间CD80、CD86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μ3=-2.130 P<0.05;μ4=-2.054 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CD80、CD86的表达水平进展期组均高于静止期组;可认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80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值有相关关系呈正相关(r=0.510 P<0.05),尚不能认为CD86的表达水平与与PASI评分值有直线相关关系(r=0.194 P>0.05)。
   结论:1、寻常型银屑病病例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0、CD86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共同刺激分子CD80、CD86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对疾病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CD80、CD86的高表达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异常过度活化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2、共同刺激分子CD80、CD86在进展期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高于静止期患者,表明共同刺激分子在银屑病疾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为从免疫学角度探讨银屑病的发展过程及给予免疫干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3、共同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水平与银屑病临床表现PASI评分有直线相关关系,表明共同刺激分子与银屑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以从这一客观指标对银屑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