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6h】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1.PKP与PVP

2.球囊式与膨胀式扩张系统的比较

3. 各种填充材料的特点

4.骨水泥的使用

5.治疗椎体的确认及治疗数量

6.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7.治疗时机对疗效的影响

8.椎体高度恢复的意义

9.椎体成形术止痛的原理及评价

10.相关并发症原因分析

11.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的意义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最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常为多节段并存,且多呈跳跃性,其治疗难度较大、病死率较高。传统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多、效果不理想。随着医学影像学及材料技术的发展,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腰背部疼痛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进行微创治疗。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止痛效果明确、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但只有全面掌握该技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的概况及各种骨水泥材料特性、骨水泥使用量、病人的选择、术前准备、疗效评价、各种并发症及其预防等进行简要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