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元四大医家眩晕病辨治规律研究
【6h】

金元四大医家眩晕病辨治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金元四大医家眩晕病辨治规律研究

前言·金元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状况

眩晕病的定义范围及病名的更迭

刘完素辨治眩晕病

张子和辨治眩晕病

李东垣辨治眩晕病

朱震亨辨治眩晕病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及渊源研究近况与评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眩晕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之一,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轻微者闭目即止,重者感觉如坐车船,运转不定。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疲劳、情绪波动等都能成为眩晕病的诱发因素。有资料显示,该病证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发病人数也正在显著增加。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也很难明确判断许多眩晕病证的发病原因及机理。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眩晕病是中医独有的特点,具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震亨为代表的金元时期的医学名家,并称“金元四大家”。他们全面综合整理前代的医学成就,在总结新经验和吸收新成就的基础上,继往开来,为医学理论和实践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因此,研究金元医家辨治眩晕病的特点、规律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刘完素,字守真,后人称其为刘河间,或迳称河间,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他在学术上以倡导“火热论”著称,主张《内经》病机十九条大都是因火热为病,从而提出火热病机之说“六气皆能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理论,并总结出辛凉解表和清热养阴之法。从而开创了“寒凉”一派,在治疗方面降心火、益肾水,多使用寒凉药物,突破了过去的旧说陈言。
   对于眩晕病的认识,刘完素以风、热立论,将眩晕病的发生归咎于风火,为后世医家重视“痰火”病因开创了先河。
   张子和,名从正,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他私淑刘完素的基本思想,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经》、《难经》之旨,及仲景汗、吐、下三法,创立了以“攻邪论”为中心的理论学术流派--“攻下派”。
   针对眩晕病,张子和注重肝风,五脏传变,肝阳亢奋、阳亢生风而致眩。他认为诸风掉眩证不仅仅是肝风内动,还从五脏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方面,以五行乘侮规律来说明,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心火过旺,就会导致被克之脏--肺受到过分克伐,从而肺金不能克制肝木,导致肝阳亢奋、升动过度,气动过速生风,从而出现眩晕、震颤、动摇等症状。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故后人尊称李东垣,是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他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围绕“内伤脾胃”诸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后等理论,作了系统阐发,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疾病生。治疗方面他主张:外感热病可用刘河间寒凉之法,内伤热证则要升阳除热,扶正祛邪,也就是升举清阳,温补脾胃,潜降阴火,并创制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一系列名方,来治疗脾胃内伤诸疾患。从而创立了以“内伤脾胃”学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学术流派“补土派”。
   东垣认为眩晕为病是与脾胃虚损,气机升降失司,清浊不干直接相关的。他指出脾气虚陷,运化失职,导致清浊升降失调,则脾胃升降功能失调,继而发为眩晕。
   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称“丹溪翁”,元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他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在养生方面主张护惜阴精,治病方面力倡滋阴降火,确是对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称之为“滋阴派”。
   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他认为痰饮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因素,但是他在临证之余并非一味地盲目治痰,而是结合病因,辨证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痰,即治疗眩晕病要根据病因随机应变。
   总结金元四大家对眩晕病的辨治规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三因制宜。刘完素曾指出了不同节气的属性和特点,并用四时节气的演变举例说明眩晕致病的机理;张子和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时令有关;李东垣指出治则治法取决于四时升降。四位还分别就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体病理机制的影响有过相关论述。同样,他们认为,由于地域的不同,对于同一种邪气的治疗也是要有差别的。朱丹溪是四大家中最为重视因人制宜的,其他三位在著作中对不同的体形体质患者,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说。所以说,四大家的学说贯穿着三因制宜的学术思想。
   2.注重肝、脾胃等脏腑。金元四大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眩晕,刘、张责之于肝,李、朱责之于脾胃。
   3.注重治痰、祛风的治疗方法。刘完素指出,宜清内以疏外,再配合清凉之品治疗风火兼证之眩晕;张子和以为,眩晕病最终皆由宿痰积滞所致,强调邪祛正安;李东垣从虚痰论治眩晕病,还强调风虚内作引发的眩晕,必须用天麻祛风;朱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和“治痰为先”。
   4.用药上,多选清热、祛风、除痰、扶正之品。分析金元四大家治疗眩晕病时的用药,其中清热类药如石膏、黄芩、黄柏、赤芍、滑石等;祛风类药如川芎、防风、天麻、荆芥、羌活等;除痰类药如瓜蒂、茯苓、半夏、陈皮、泽泻等;扶正补虚类药如人参、白术、甘草、黄芪、附子等。四类所占比例乃十之七八。
   5.分证治疗,方法多样。金元四大家对眩晕病的治疗较前代进步,表现在对眩晕分证论治。开始出现风热上攻、痰火眩晕、头风眩晕、脾胃气虚等十多种证型,且自立内服汤药多种,并注意到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根据病症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物。此外,还能用脉诊、针灸等对眩晕病进行诊疗。
   总之,金元四大家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及病证、治法、用药的认识,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继承前代的辨治基础上,大大发展创新了眩晕病辨治理论,对后世治疗眩晕病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对现代中医学眩晕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