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解退热汤对酵母致热大鼠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白介素-1β含量的影响
【6h】

疏解退热汤对酵母致热大鼠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白介素-1β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疏解退执汤对酵母致热大鼠下丘脑中前列腺素E2、白介素-1β含量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外感发执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小儿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儿起病急,传变快,交叉感染多,严重影响小儿身体健康。本病在西医学上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病,其中急性上感的90%以上为病毒感染,西医治疗以退热、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相比较而言,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持续起效且反弹少的优势。导师焦平教授应用自拟“疏解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十余年,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焦平教授认为小儿外感之前大多有伤食病史,伤食后郁久化热,胃肠积热,若复外感风邪,致内外交加而引起疾病。因而常伴有便秘难解,溲赤不畅,咽喉红肿疼痛等,用单一治疗原则难以控制病情。所以选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等法联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儿发病容易,变化迅速,一旦患病外邪迅速内传入里,故患儿高热不退之证大多数有血分之热,故在解表、清热基础上佐以凉血之药,利用增加生地、元参的用量,以凉血清热润肠通便,从而达到了通便解热而不伤阴的目的。本方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滋阴凉血等功效,可以较好、较快地恢复正常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实验采用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本方的退热疗效,探讨本方的退热作用及其机理,证明其组方的合理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本实验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约180~200g。实验过程分为两部分:
   (1)对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先将大鼠在室温为18~22℃的实验室内适应3天,可自由活动、摄食和饮水,每天测体温2次。实验时先将动物标记,同法测体温3次,每次间隔半小时,剔除体温波动超过0.3℃的大鼠,取3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基础体温。将大鼠随机分成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酵母混悬液10ml/kg。注射酵母8小时后选择体温上升0.8℃以上者,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解退热汤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疏解退热汤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及复方阿司匹林组(简称A.P.C组),每组10只大鼠。以上各组用灌胃法给药1次,给药容量为10ml/kg,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高剂量组给予疏解退热汤(2.1g/kg),低剂量组给予疏解退热汤(1.1g/kg),A.P.C组给予复方阿司匹林(0.1g/kg)。从给药后1h、2h、3h、4h分别测量体温1次。
   (2)对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β(IL-β)含量和血液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的影响:制备发热大鼠模型同前。随机分为模型组、疏解退热汤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疏解退热汤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及复方阿司匹林组(简称A.P.C组),每组20只大鼠。以上各组用灌胃法给药1次,给药容量为10ml/kg,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高剂量组给予疏解退热汤(2.1g/kg),低剂量组给予疏解退热汤(1.1g/kg),A.P.C组给予复方阿司匹林(0.1g/kg)。分别于给药后2h、4h测量体温,然后快速断头取脑(1分钟内取出)、取血,取出下丘脑,测定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并将各组的体温值分别与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含量,比较各组的含量变化情况。
   结果:(1)对酵母致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在注射酵母8h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A.P.C组大鼠的体温均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给药后,高、低剂量组及A.P.C组均能使发热大鼠的体温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与低剂量组、A.P.C组比较,高剂量组降温效果更明显,在给药后2h、3h、4h均有显著差异(P<0.01)。
   (2)对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下丘脑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β(IL-1β)含量和血液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含量的影响:给药后2h,高、低剂量组及A.P.C组下丘脑中PGE2、IL-1β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A.P.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给药后4h,各组PGE2、IL-1β含量平均值与给药后2h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低剂量组及A.P.C组,与模型组PGE2、IL-1β含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PGE2含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低剂量、A.P.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将药后2h、4h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的体温值分别与相应PGE2、IL-1β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P<0.01)。
   给药后2h,高、低剂量组及A.P.C组血液中WBC、NEUT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A.P.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给药后4h,除正常组外,各组WBC、NEUT含量平均值与给药后2h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低剂量组及A.P.C组,与模型组含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低剂量组、A.P.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本实验研究证明了疏解退热汤具有解热作用,药效确切可靠。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某种途径抑制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来发挥解热作用。
   (2)通过实验验证了疏解退热汤组方的合理性,并进一步阐述和丰富了小儿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
   (3)通过实验发现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的改变与中枢发热介质前列腺素E2、白介素-1β的含量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