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肩锁关节脱位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治疗
【6h】

肩锁关节脱位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诊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其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7年间诊治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e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收集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是否存在合并伤及其损伤部位等信息。调阅患者的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扫描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按照肩锁关节脱位常用损伤类型-Tossy分型和Rockwood分型一进行分型。根据肩锁关节脱位和伴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包括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钩状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应用空心螺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应用空心螺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分为经肩锁关节固定和关节外固定两种方式。经肩锁关节固定手术要点为:患者麻醉成功后,复位肩锁关节,于锁骨外侧将导针指向肩峰,X线透视监视下经皮将导针通过锁骨远端穿过肩峰,沿导针置放垫圈后拧入空心螺钉固定肩锁关节。经肩锁关节外固定手术要点为:首先复位肩锁关节,自锁骨远端经肩锁关节后方向肩峰后外侧置入导针,导针穿过锁骨双侧皮质。测量导针长度,选择合适的拉力螺钉沿导针置入。应用不可吸收缝线经锁骨所钻骨孔缝合前方、上方和后方的肩锁韧带以及三角肌和斜方肌止点。导针和拉力螺钉的植入方向均有自锁骨外侧向肩峰置入和自肩峰向锁骨植入两种方式。如果患者合并同侧锁骨骨折和肱骨骨折,一般先行复位并固定锁骨和肱骨骨折,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利用病例检索系统,采集住院患者治疗方案,调阅术后X线,随访患者,应用Karlsson术后疗效分级标准评价肩锁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所得的数据用SPSS12.0软件包(Ridit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外伤致肩锁关节局部出现症状和/或体征而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共804人,明确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387例,男性280例,女性107例,左侧205例,右侧182例,年龄(35.93±38.92)岁,高发年龄为31~40岁。按照Rockwood分型,高发类型为Ⅲ型和Ⅴ型。肩锁关节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28例,包括锁骨骨折56例,肋骨骨折36例,肩胛骨骨折26例,肱骨骨折10例。住院患者230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52例;患者年龄41.58±26.17岁。左侧损伤137例,右侧损伤93例。按照损伤机制统计摔伤123例,车祸80例,砸伤14例,劳损致伤6例,坠落伤5例,踩伤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94例,包括锁骨骨折47例,肋骨骨折20例,肩胛骨骨折18例,肱骨骨折9例。1例伴有臂丛轻度拉伤。3例Ⅱ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71例Ⅲ型患者中35例行保守治疗,36例行手术治疗;RockwoodⅣ、Ⅴ和Ⅵ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38例行保守治疗,57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120例行钩钢板固定,15例应用经皮微创拉力螺钉固定。统计学处理显示,拉力螺钉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均短于钩钢板组(P<0.05);拉力螺钉组失血量少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两组失血量均少于钩钢板组(P<0.05)。术后141例患者获得随访,保守治疗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组、钩钢板固定组和拉力螺钉固定组优良率分别为70.59%、77.78%、87.67%、93.3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41%、19.44%、8.88%和6.67%。每两组之间经Ridit分析显示:钩钢板固定组和拉力螺钉固定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疗效均优于克氏针固定组(P<0.05),保守治疗组较其他治疗方法疗效差(P<0.05)。
   结论:本次调查提示肩锁关节脱位高发人群是30~40岁年龄段患者,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上升,较高能量损伤导致的Ⅲ型和Ⅴ型损伤为主,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在肩锁关节脱位治疗上,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不同手术方案中,应用钩钢板固定和拉力螺钉经皮微创固定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