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POA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6h】

APOA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POA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与相关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约51%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颅内动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40~60岁患者发病率最高,儿童及青年发病较少,女性略多于男性。其中以颅底动脉环以及颅内动脉的主要分支上发生的动脉瘤最多见,颈内动脉系统发生率占80%,椎动脉系统发生率占20%。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遗传、免疫、内分泌、创伤及病毒感染等多方面提出了种种可能的解释,但仍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始终有些问题难以解释,比如为什么有些颅内动脉瘤患者终生未发病,仅在尸体解剖时才被发现?为什么有些颅内动脉瘤直径很小却在早期即发生破裂出血?目前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看法为动脉瘤的形成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多基因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动脉瘤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遗传因素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推测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最终破裂可能与某些因子的单个核苷酸突变导致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研究发现,脂蛋白A水平升高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中脂蛋白A的水平受载脂蛋白A结构基因(APOA)调控,其中,APOA中KringleⅣ数目多态性和5’端调控区的多态性决定着载脂蛋白A蛋白表型的多态性。因此,国内外诸多学者从基因水平探讨了APOA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关系,但受年龄、种族、性别及吸烟与否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研究结果出现较大分歧。本研究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探讨APOA5’端调控区-914位点G/A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之间是否存在的相关性,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且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0例作为颅内动脉瘤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样5ml血样,测定血浆脂蛋白A水平;另取外周静脉血样5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提取DNA,检测APOA多态性,并测定APOA5’调控区-914位点G/A等位基因,以分析APOA多态性位点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对象与Hardy-Weinberg平衡的符合程度、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检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不同基因型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颅内动脉瘤组及正常对照组均于APOA5’调控区-914位点G/A检出A/A、A/G、G/G三种基因型,且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颅内动脉瘤组A/A、A/G、G/G三种基因型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APOA5’调控区-914位点G/A检出的A/A、A/G、G/G三种基因型分布均以等位基因A/G最常见(P<0.05);
   4.颅内动脉瘤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脂蛋白A水平分别为(61.5±10.1)mg/dl及(15.5±6.9)mg/dl,颅内动脉瘤组血浆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后结果无改变。
   结论:APOA5’调控区-914位点G/A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