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灾害救援后PTSD的调查及其血清学、5-HTTLP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6h】

灾害救援后PTSD的调查及其血清学、5-HTTLP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自然灾害、人为灾害频繁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有着严重的社会和家庭危害性,在战争、社会暴力事件、重大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创伤意外事件中,PTSD有着很高的发生率,近年来已成为精神科、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然而目前国内对此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
   PTSD的发生不仅存在于受害者中,在现场目击者及营救人员中同样发生,武警部队官兵肩负着国内乃至国际救援、国家反恐处突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面对灾区或者处突现场复杂而惨烈的创伤意外事件,很容易引发PTSD。
   本研究针对参与地震等灾害救援的武警部队官兵,在救援后1年时,通过PTSD问卷筛查、血清学指标检测以及5-HTTLPR基因的检测,以探讨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
   本研究针对参加地震救援任务的武警部队各警种官兵,通过相关调查问卷进行PTSD筛查,以研究影响PTSD的相关因素,并对筛选出的PTS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武警部队遂行非战争行动的能力。
   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在灾害救援后1年时,选取武警部队参加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任务的官兵780名,采用PTSD筛查量表(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SCL-90自评量表对入选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平时遂行反恐处突任务的特勤中队官兵305人,平时遂行日常勤务任务的官兵395人,后勤保障人员(炊事班官兵)80人。
   2、PCL-C以及SCL-90问卷调查:玉树地震救援后1年时分别对入选官兵采用面对面问卷式调查,对可疑PTSD患者由专业精神心理医生实施结构性访谈,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PTSD诊断标准确诊PTSD,并用SCL-90量表进行症状自评。
   结果:
   1、通过心理调查问卷筛选,780名问卷中剔除184份无效问卷,剩下有效问卷596,有效问卷中包括平时遂行反恐处突任务的特勤中队官兵235人,平时遂行日常勤务任务的官兵283人,后勤人员78人,有效问卷中确诊PTSD患者18名,PTSD患病率为3.02%
   2、PTSD的发生与参加救援任务的武警部队的警种、家庭背景、担任救援的具体任务不同等有明显相关性,PTSD组与非PT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05)。
   3、用SCL-90量表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发现救援官兵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方面与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敌对、恐怖、偏执、精神性症状等方面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参加地震救援任务的官兵,有罹患PTSD的可能,1年后仍有3%官兵患有PTSD,说明重大灾难对救援人员产生较严重的影响。
   2、PTSD的发生与参加救援任务的武警部队的警种、家庭背景、担任救援的具体任务不同等有明显相关性。
   3、从SCL-90测定表明,地震后救援官兵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方面均出现了显著的异常。
   第二部分 PTSD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及相关代谢产物表达变化
   目的:
   研究应激反应的细胞因子及代谢产物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PTSD发生发展的机制,有望对PTSD的干预提供宝贵的资料,为探索新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为此我们进一步对PTSD患者进行部分细胞因子及相关代谢产物研究,探讨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在PTSD发病中可能起到的作用。
   方法:
   对18例(PTSD组)及32例同单位未参加救灾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MDA,ACTH,IL-6,NE,NO,IL-8,HSP72浓度及血浆总SOD活性水平,人血管活性肠肽(VIP)测定。两组年龄均在18-25岁,男性,正常饮食,排除无神经或精神疾病史,无酒或药物滥用史。在年龄、性别及合并疾病中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
   发现PTSD患者血清MDA,ACTH,IL-6,NE,NO及浆SOD活性水平测定在PTSD组与非PTSD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IL-8,HSP72,人血管活性肠肽(VIP)间无差异。
   小结:
   PTSD患者血清MDA、NE、NO,IL-6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SOD活性及ACTH浓度较对照组降低。说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肾上腺素系统可能在PTS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联分析
   目的:
   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针对一组PTSD患者5-HTT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5-HTTLPR多态性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PCR技术,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53例PTSD患者(18例为本次调查的PTSD患者,35例为灾害救援后3个月时确诊的PTSD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多态性分析
   结果:
   检测出两种等位片段,分别为484bp(S),528bp(L),PTSD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D组S/L基因型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
   研究表明在这一组中国人群中,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PTSD相关,其中S型多出现于PTSD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